广雷足球_广州足球队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07-26) 软件 15 4

新闻

体育

2008年奥运会前,尹波作为济南市第25号火炬手,参加奥运火炬接力。

位于济南西客站不远处的济南报业大楼孑然独立,大楼周围地广人稀。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周遭“寂寥”的地段,报业大楼每天却向外输送着“繁茂”的信息。

执掌这份信息宝库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就是今天我将要采访的对象——尹波。他曾任济南时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记者,主持济南日报工作。

其任时报副总编辑时分管的体育新闻一直保持济南和省内领先水平,成为济南时报第一品牌,分管的文化新闻和文学副刊、周末专刊亦进入省内同类媒体前列,同时坚持撰写新闻评论,其主笔的“球话实说”专栏是济南和山东报界影响很大的新闻评论专栏,系山东省新闻名专栏。

从文学青年到足球“老炮儿”

对于熟悉足球的人来说,“尹波”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在球市繁盛时期的济南,每场球赛过后,人们都会蜂拥向报亭购买报纸一份,只为看到他对那场球赛的评论。赞同抑或反对,他的文字已然占据了球迷们的谈资。

时值盛夏,尹波予人的温恭态度,犹如一碗凉茶,令人平和安定。

报社的人惯称尹波为“尹总”,而我面前的这位“总”却如父亲的至交般毫无高高在上的架势——Polo衫、卡其裤,说话间,两只手同时扶住镜框推一推,除非聊到一些严肃话题,不然他脸上会一直挂着微笑跟你讲述过往的事情。

所有这一切,连同他身后近乎一堵墙的藏书,形成了一幅典型的报人剪影。而在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报人前,正是这些书,拉近了他与文字的距离。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尹波抓住了这个机会。按照他的话说“当机会来临时,能抓住机会也需要本事,因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刊发在各家媒体上了。

展开全文

当时的尹波虽然不是体育圈内人,但也是硬邦邦的铁杆球迷一个。“我关注世界杯奥运会的时间比较早:1974年世界杯在西德,那时国内还没有电视转播,只能看《参考消息》。那时中国也没有几份报纸,当时四个版的《参考消息》,只有第三版有半个版的世界杯新闻。从那时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项赛事,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些球星。当时就通过文字看了一个月的世界杯。”

四年后,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决赛是阿根廷对荷兰,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直播世界杯决赛,“那场比赛震撼了很多人!”

尹波回忆道:“当时一般人家里都没有电视,我是在单位的一个12寸的小电视上看的。我相信看过那场决赛的人都会变成球迷,不一定是阿根廷或荷兰的球迷,但一定会变成世界杯的球迷。”

文革十年,中国与世界脱节了十年,外面世界的种种精彩对国内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刺激。“当时看台上彩旗飘舞,球迷现场的表现让国内人目瞪口呆。那时候我们的观众习惯了球赛现场的整齐排队,按时鼓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时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激情释放的场面,球队出场前,镜头出现两边队员的影像。有长发披肩的,有的嚼着口香糖,充满了活力。这种状态是我们那一代人从来没有见过的。”尹波至今回忆起来还十分激动。

那一刻,所有中国球迷心中多了一种向往——这是一个从未听闻的世界,猝不及防地闯入我们的视线。

1982年世界杯在西班牙,那是有著名的、史上最强的巴西队的时代。那届世界杯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我国用电视的方式,直播一个大赛的全程。“那次世界杯的所有比赛我都看了,一次性‘喂饱’了自己的‘球’知欲。这给我喜欢足球定了基调。”

“70-80年代我成为一个球迷,到了80-90年代,我已经是一个很内行很铁杆的球迷。”尹波这样定位自己。

1997年,在瑞士采访期间,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合影。

广雷足球_广州足球队

一份爱好托起的报纸

在信息匮乏的年代,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莫过于报纸,《齐鲁晚报》是尹波的第一份媒体工作。1987年创刊的《齐鲁晚报》撕开了山东人信息泄洪的一角,而体育新闻版的开辟,成为尹波体育新闻职业生涯的路基。

事实上,在尹波就职《齐鲁晚报》之前,就已经成为其文体版重要作者之一,“当时(写球评)的情况是,第一,我喜欢球;第二,有文学功底,善于写杂文评论。”

1992年,《齐鲁晚报》扩版,拿出专版做体育,由于人手不够,尹波走马上任,开始了晚报的体育记者生涯。

“入职后不久,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相较于新闻专业学生来讲,我的杂文评论功底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尹波希望通过文字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传播方式,“读者喜欢你的球评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不喜欢你人云亦云,就体育说体育。总是希望你引申到人生、社会,通过足球来分析文化背景。”

在没有网络、新媒体的年代,大家对于足球的了解、球赛的信息,主要通过报纸。电视虽然有直播的效果,但深度的报道、详细的评述,还是不如报纸有优势。

所以,当时报纸最火的时候,也是中国足球新闻最火的时候,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足球记者、足球评论员,那时国内的体育记者一度达到八九千人。所有报纸都在设立、扩充体育版,哪怕是一些专业报。“记得我上飞机,中国民航的一个报,一共四个版,它拿出一个整版做体育;所有的院校都开始设新闻系,并开始培养专业的体育记者、足球记者。”

作为体育记者,尹波广为人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上。

当时有一个事件,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原本是中国乒乓球队队员,但由于破坏了“内部规矩”而被逐出国家队。一气之下,她找了日本丈夫,加入日本队,代表日本参加那届亚运会。就在那届亚运会上,她把邓亚萍赢了。尹波在广岛现场对此事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

1996年元旦《济南时报》迎着冬日的寒风创刊。尹波成为创刊元老之一。

创刊伊始,面对强大的晚报,“弱小”的时报顺应济南球市劲风,依靠体育板块硬是撑过破土而出最艰难的时刻。

“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一般的综合类报纸往往把体育放在较为边缘的地带,但是我们都市类报纸的一个特点就是:当都市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必然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有更高的生活追求。而济南和北上广的情况不同,北上广居民在娱乐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而济南出现了一支顶级球队,其他选项又少,所以足球成了大家的集体宠儿。”

曾有一个现象足以表明济南人对足球的痴迷:当济南有重大球赛时,几乎没有刑事案件发生。大家除了去现场就是在家看电视,交通环境都很好。这样的情况下,足球将济南的体育媒体托起来,时报就是在体育看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当时时报只有八个版,就拿出两个整版来做体育。后来时报体育又有了特殊政策,每周一要出16个版的时报体育特刊,这和当时的足球报等版面持平。”很多后来的中国体育报刊,都是借鉴时报的报刊模式。比如,头版整版发一张大图片,这是时报首创。”

2006年,与鲁能泰山队塞尔维亚籍主帅图巴先生合影。

背着传真机的“原生态”记者

1994年亚运会,尹波跟随出国采访,那次出国让他意识到,大陆的记者大多还停留在“原生态”。“我惊讶地发现,日本、中国台湾的记者早就普及电脑了,而我们的记者需要采访完拿笔记本记下来。而当时也没有便捷的录音设备,只能凭文字记录采访和写稿。”

而就报纸的采写节奏以及当时设备的匮乏情况来说,即使有录音,回去对着录音整理稿子也是很难操作的事情。于是,看球的时候就要开始打腹稿,回去迅速写下来,写完后有时还需要誊写一遍。

“现在写完稿子传给后方的编辑有很多途径,可以发邮箱,可以通过QQ,也可以在群里传阅。我们当时需要写在稿纸上,然后用传真机传送。酒店商务中心的传真很贵,为了省钱,我们出国的时候就会背着一台传真机。”

于是,重点来了——记者们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电话机。

“当我们下榻到旅馆时,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看风景,看酒店的设施,而是直扑床头的电话机,拿起电话机察看。”

我们知道,很多电话线的接口是可以拔下来的,但有些则不然。所以当时的记者还需要自备工具:钳子,螺丝刀,还有电工使用的胶布。“入关过安检的时候还需要跟海关的人解释半天:‘我们是记者,有时需要改造一下设备’。”

改造好了传真机,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需要“贿赂”一下打扫房间卫生的清洁人员。

“如果不‘贿赂’他,被发现了,他是不愿意的。他会逼着你去商务中心用传真机。这样不是又要多花钱了嘛!”

于是,尹波出国之前会准备一些纪念品——外国人喜欢中国的风油精、清凉油,还有很多文具市场能买到的鼻烟壶,或者画着仕女图的折扇——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是怎么把画画到瓶子里去的。

“写稿子是很辛苦的,比写稿子更辛苦的是传稿子。当我把稿子一张一张的传回‘家’,”尹波喜欢把报社说成“家” ,“家里人一张张地把稿子看完,答复都传清楚了,这才终于放下心。”

“这个过程虽然效率低,压力大,身心俱疲,但是对记者的锻炼效果很大。”

足球即人生

尹波认为,时报的成功得益于山东足球、济南足球的繁盛,这一繁盛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媒体人。

然而,现如今,山东体育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

广雷足球_广州足球队

“现在的济南和过去的济南不一样了,济南人的选择余地更多了。环境变了,体育记者想达到我们过去的高度也更困难了。”“济南足球的开端很好,但在冲高的时候,需要在体制上做大的改革,就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改革也要跟上一样。”

足球正是这样。

“当足球体制不能适应当前足球的发展时,就成了夹生饭,夹生饭带来一个灰色地带,灰色地带就会滋生腐败,就出现了黑哨假球,中国足球声誉因此一败涂地。当失去球迷和市场的信任之后,足球就必然要陷入低潮,相应地,体育新闻也会陷入低潮。各家媒体都开始缩减体育板块,好的体育记者也越来越少。”

不过正因为到了低潮,“我们的体育事业,体育媒体事业才会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尹波对济南体育媒体的未来依然抱有信心。

临近耳顺之年,尹波回首几十年的体育写作生涯,认为“足球即人生”。

“体育项目有很多种,有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项目本身,它也有很多其他内涵,但足球在里面最具代表性。”尹波说,足球是社会的缩影,“这个一点儿也不夸张,足球的魅力不光在于竞技本身,还在于它代表着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追求。”

在战争年代,战争本身承载着人们征服世界、战胜竞争对手的追求。而和平年代,足球取代战争,成为人们征服对手和世界的象征。

足球比赛,结果不代表一切,过程甚至更为迷人。

有个著名的笑话,说两个非球迷在比赛即将结束时进场,一问比分是零比零,两个人长舒一口气:好啊,啥都没耽误。

“其实一场零比零的比赛,也可以有丰富的内涵,它的意义,可能就在于这90分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东西,你仔细回想一下,它和人生是非常相似的——

“足球比赛中会出现很多争议很多错误很多遗憾,有很多不完美,比如这个球越没越位,那个球到底有没有进门儿。这也是足球的一部分。大家讨论足球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也都在于这些模糊的地方,这类话题,甚至可以延续很多年。”

“这都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尹波说。“足球的美是有缺憾的,人生也一样。”

关注主流人群

聚焦社会热点

齐鲁周刊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27 00:08:08 回复

    下打扫房间卫生的清洁人员。“如果不‘贿赂’他,被发现了,他是不愿意的。他会逼着你去商务中心用传真机。这样不是又要多花钱了嘛!”于是,尹波出国之前会准备一些纪念品——外国人喜欢中国的风油精、清凉油,还有很多文具市场能买到的鼻烟壶,或者画着仕女图的折扇——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是怎么把画画到瓶子里去的。

    1
  • 访客 2022-07-27 03:39:46 回复

    南人对足球的痴迷:当济南有重大球赛时,几乎没有刑事案件发生。大家除了去现场就是在家看电视,交通环境都很好。这样的情况下,足球将济南的体育媒体托起来,时报就是在体育看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当时时报只有八

    2
  • 访客 2022-07-27 02:02:11 回复

    一个12寸的小电视上看的。我相信看过那场决赛的人都会变成球迷,不一定是阿根廷或荷兰的球迷,但一定会变成世界杯的球迷。”文革十年,中国与世界脱节了十年,外面世界的种种精彩对国内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刺激。“当时看台上彩旗飘舞,球迷现场的表现让国内人目瞪口呆。

    3
  • 访客 2022-07-27 03:51:39 回复

    势就显现出来。相较于新闻专业学生来讲,我的杂文评论功底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尹波希望通过文字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传播方式,“读者喜欢你的球评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不喜欢你人云亦云,就体育说体育。总是希望你引申到人生、社会,通过足球来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