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9日,“校园足球三湘行”系列采访报道启动,十余家中央、省级媒体从长沙出发,经衡阳至郴州,实地了解雨花区、珠晖区、临武县三地校园足球发展经验,见证小小足球育人成果。
早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总结道,校园足球活动已经实现了三个阶段性目标:通过大规模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认定,让人人会踢球;通过比赛结合到日常足球教育中来,让人人爱踢球;通过高水平的赛事与选拔,让学生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学习。
一路走来,我们惊喜的发现,临武、珠晖、雨花三区县刚好与上述校园足球发展的三个阶段、三种维度一一对应,恰如三幅风格各异,却又主题相同的美丽画卷,充分展示了三湘大地上,足球小将们的活力与风采。
眼下,湖南已建有609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2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6个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初步建立了学校、县区、市州、省级四级纵向递进,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横向贯通的联赛体系。仅2015年,湖南就新建、改建校园足球场地875片,各级资金投入2.4亿元,参与足球赛事学生达50万人次。
蓄势待发,方兴未艾,湖南校园足球,扬帆正当时!
展开全文
本网讯 11月30日,“校园足球三湘行”媒体团一行来到了衡阳市珠晖区,该区地处市区东端,因珠晖塔而得名,辖区内有7个街道、4个乡镇,还有4个农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衡阳市位居中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珠晖区这样的区县,在各市州都能找到类似的身影,于全省122个区县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也为我们去寻找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提供了先决条件。
珠晖区与足球运动渊源颇深,从名字上看,珠字常常用来代指圆球状物体,晖字的基本义是阳光,亦泛指光辉的意思。而实际上,在上个世纪末,珠晖区的校园足球的确有过一段光辉岁月。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珠晖区就率先在各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足球队,校园足球蓬勃发展。九十年代更是其鼎盛时期,1993年,区内的冶金中学足球队曾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1996年,又代表衡阳出征省八运会,并力克长沙队登顶。同一时期,冶金小学足球队更是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厂矿小学足球赛冠军。
辉煌的的取得得益于良好的足球氛围,在那个对校园足球还不甚重视的年代,以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为代表的厂矿企业大量入驻珠晖区,在与当地社会的交融过程中,一些明显带有企业色彩的文化生活方式开始在此落地生根,足球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背景下,珠晖区各中小学,尤其是冶金中学、冶金小学这样的厂矿子弟学校,校园里时刻奔跑着追逐足球的孩子们,涌动着进球后的欢呼声,也就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九十年代末期,珠晖区内的大型厂矿企业生存变得日益艰难,维持生计成了许多家庭、个人最直接的需求,足球运动的激情消失殆尽。与此同时,“偏面追求升学率”、“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倾向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于学生参与文体活动开始持有越来越保守的态度。
珠晖区一位资深的校园足球教练回忆,最惨淡时,他带队参与衡阳市校园足球联赛,结果全市小学参赛队只有5支,中学参赛队只有2支,“只要参加比赛,就是亚军。”甚至,因为踢球的孩子实在太少了,一支队伍有时分拆成两支队伍互相比赛。
当往日的辉煌逐渐冷却,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以赛促练 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发展
对于珠晖区而言,转机出现在2012年。
当时,国家、省市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已先后成立,全国建有49个国家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3个试点县,包括湖南在内的10个省份建立了68个省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5千多所大、中、小学,270万名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年均比赛10万余场。正是在这一年,珠晖区所在的衡阳市成为了全省四个省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之一。
很快,依然心怀足球梦的珠晖教育人仿佛听到了春苗破土的声音。在《珠晖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二〇一三年工作要点》中,“加强校园足球工作,夯实基础,扩大队伍,提高水平”的文字表述十分醒目,也为接下来的珠晖区校园足球飞速发展拉开了序幕。
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彼时的现实环境对于发展校园足球而言,依然阻碍重重,一个“争”字道出了时事的艰难:发展校园足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必须要争得上级部门的重视;要让孩子们投身足球运动,首先要纠正家长“踢足球就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之类的错误观点,争得家长支持;要让学校的工作重心、学生的关注点,从原来的校园优势体育项目,例如网球、乒乓球转移到足球上来,就必须要为校园足球争得优先发展的地位。
如何争?怎样争?几经思索,珠晖教育人提炼出了另一个关键字——赛。夯实基础是指有更多的人关注足球,扩大队伍是指有更多的人参与足球,提高水平则是要在竞技能力上得到提升,要想实现以上三点目标,举行丰富的赛事,以赛促练、以赛促建,成为了珠晖区校园足球的发展之道。
2013年,珠晖区举行了全区中小学生足球赛,参与学校只有5、6所,参赛学生不到百人。而在当时,珠晖区共有小学45所,中学4所,在校学生23368人。
规模太小,人数太少,是许多人对于此届赛事的第一印象,如何破局?有人想到了全区足球历史最为悠久、实力最为强盛的小学——冶金小学。不可否认,成功总是来源于多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但在冶金小学,有一项传统对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巨大推力,却得到了所有人的公认,那就是班级足球联赛。
班级足球联赛在冶金小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前,该项赛事每年举行一次,只有4、5、6年级学生参赛,随着2006年学校与厂矿企业脱钩,正式移交当地教育部门,赛事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学校不仅将赛事改为每学期一次,还要求除1年级外的所有年级都必须以班队的形式参赛,且每队不得少于一名女队员。
班级足球联赛的举行对于冶金小学而言,意义深远而重大。作为一项团队运动,足球有着很好的凝聚效果,当一支球队要代表班集体去绿茵场努力拼搏,无论是场上球员还是场下观众,无论是爱好足球的男生还是对足球知之甚少的女生,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赛事中来,从而了解足球、关注足球。
在冶金小学,班级足球联赛主要由家委会组织,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做好后勤,当好拉拉队,还必须以校外辅导员的身份来充当教练的角色。不要以为这是一项苦差事,对于家长而言,能够亲身参与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场赛事,并帮助他取得渴望的荣誉,再忙再累家长也甘之如饴。由于报名家长太多,各个班队早已不只是拥有一名教练,而是一整个教练组,甚至还出现了一支球队7名球员,配备6名教练的有趣景象。
将班级足球联赛交由家长委员会组织,不代表学校就成了看客,相反,学校的任务更为重要,联系相关中学、职业俱乐部,邀请球探上门现场观摩,一旦被球探看中,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喜事。
学生积极参与,家长关心支持,在这样的良性氛围中,班级足球联赛逐渐成为了冶金小学的一张名片,从而也赢得了上级部门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冶金小学开展班级足球联赛的基础上,珠晖区教育部门提炼总结出了“五个一”工程,即“一个球”——中小学每个班级至少配备5个足球,有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一人一球;“一节课”——每班每周上足球课不少于一节;“一支球队”——在全区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中,每班成立班级足球队,每个学校成立男、女校足球队;“一次比赛”——每年组织一次校园足球比赛;“一个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以校园足球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与推广下,“五个一”工程在全区各中小学迅速得到普及,班级足球联赛成为了校园里最受关注的赛事。
以赛促建 谋划校园足球长远未来
通过广泛开展班级足球联赛,珠晖区的校际足球联赛局面得到明显改善。
2015年11月,由区财政全额拨款组织开展的珠晖区第一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赛,依旧在英发小学拉开帷幕,参赛学校由2013年的5、6所学校增加为28所,球队达到了45支。
冶金小学足球主教练唐晓东回忆:“由于参赛队伍太多,我们分了6个组别,4个比赛场地,一共踢了108场比赛,参与的男女运动员达到630多名,这样的际足球联赛局规模在全市都是数一数二,真正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善于以问题为导向发展校园足球的珠晖教育人,在这届赛事中同样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校与校之间竞技水平参差不齐,少数几支球队实力超群,个别场次比分能够达到10比0,极易挫伤大部分学校和球员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
经过深入查找原因,大家发现,在场地上各校并没有显著差异,甚至有几所排名靠后的学校,由于校园足球起步较晚,设施设备反而更加优越,问题的根子还是在师资上。排名靠前的学校无一例外都有着深厚的足球底蕴,以包揽了小学组男女冠军的冶金小学为例,专业足球教练就有7名之多。
找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珠晖区教育部门不仅为各学校配齐核定编制总量内的体育教师,还通过内部调剂、培养培训、引进、特聘等多种渠道,为学校至少配备1名足球专项体育教师。目前,全区34所中小学校中,拥有体育教师161人,专兼职足球教练108人,足球裁判员20人,外聘足球教师21人,基本满足足球教学工作需求。
同时,珠晖区教育部门还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与坐落在区内的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签订了《校园足球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书》,一方面要求衡阳师院每年定期安排足球专业学生,以顶岗实习等方式,到各中小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教学和训练,另一方面,组织各中小学体育教师暑期集中到衡阳师院参与培训,培训足球教练、足球裁判员达200余人次。
成果很快得以体现,今年10月,珠晖区第二届“区长杯”足球比赛在衡阳市第三中学足球运动场开球。来自该区27所中小学、45支球队的600余名足球小将,在绿茵场上展开激烈的角逐。“过去比赛还没开始,哪个队能赢,哪个队能拿冠军,基本上大家心里都有数,今年就不行了,不到比赛最后一刻,你还真说不准。”虽然“眼光”退化了,但珠晖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谢志军却笑得很开心。
“我们要为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做打算,现在是以教育行政的力量在推,将来怎么办?”这是谢志军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而走职业化道路就是珠晖区的答案之一。
2015年9月,该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区足球协会,引导全区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目前全区已有13个学校申报校园足球俱乐部,形成了在区足协领导下的校际足球俱乐部制的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
由珠晖区足协组织的首届“足协杯”小学组足球赛在今年下半年打响,如果说“区长杯”的定位是加大校园足球的普及,鼓励所有学校参赛,那么,“足协杯”的目标则是为校园足球选拔最优秀的苗子,打造精英阵容。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足协杯”小学组足球赛的参赛队伍只有全区最优秀的16支参赛队伍,人数少了,竞技水准却明显提高,28场比赛共进球184个,场均进球达到6.5个,社会关注度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珠晖区还将探索在区教文体局主导下的校际转会模式,充分发挥区足协的社会效应。
通过不同级别、不同目的的赛事开展,珠晖区校园足球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而这种支持又反哺在了校园足球发展的方方面面。身处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中,全区所有学校均达到或基本达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标准,29所被认定“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所被认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省级试点县(区)”,也就成了发展的必然。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珠晖区教育人深深明白,发展校园足球是在踢一场必须打赢的球赛,纵有千般战术,万种打法,一味的防守,因循守旧,也不可能踢入致胜进球;唯有在全场发动“攻势足球”,找准发展的主脉络,不断探索创新,方能迎来最后的胜利!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编者按:11月29日,“校园足球三湘行”系列采访报道启动,十余家中央、省级媒体从长沙出发,经衡阳至郴州,实地了解雨花区、珠晖区、临武县三地校园足球发展经验,见证小小足球育人成果。
3年的5、6所学校增加为28所,球队达到了45支。冶金小学足球主教练唐晓东回忆:“由于参赛队伍太多,我们分了6个组别,4个比赛场地,一共踢了108场比赛,参与的男女运动员达到630多名,这样的际足球联赛局规模在全市都是数一数二,
队伍只有全区最优秀的16支参赛队伍,人数少了,竞技水准却明显提高,28场比赛共进球184个,场均进球达到6.5个,社会关注度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珠晖区还将探索在区教文体局主导下的校际转会模式,充分发挥区足协的社会效应。通过不同级别、不同目的的赛事开展,珠晖区校园足球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