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专题训练
一.逗号
[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
[用。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三.顿号
[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
[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
五.感叹号
[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展开全文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猫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
六.冒号
[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例:敬爱的解放军叔叔: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例: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参考。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例: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七.引号
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 ’]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例:我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例:①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②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③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
(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
例:这就是鼓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精英们所谓的“民主”。
(4)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①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如: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②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如:“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
③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如:“睡着了吗?”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辽沙。
八.省略号
[用……表示]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
例:①“铃,铃……”小闹钟叫了起来。②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枯燥了。”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
例:①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②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你。
(3)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
例:哎!你这个人真是……
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
九.书名号
[用《 》表示]用来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
例:①《少年彭德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表示电影名称)②请把六月一日的《作文报》借给我。(表示报刊名称)③我最爱唱《歌唱祖国》这首歌。(表示歌曲名称)④今天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表示文章名称)⑤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表示书籍名称)
十.分号
[用;表示]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
例: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2.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例:大的面积不是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十一.破折号
[用——表示]它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
例: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3.表示解释说明。
例: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4.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
例: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使用标点符号注意事项
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七种符号书写时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在紧靠文字的右边偏下的位置。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写在行文中间。引号的前后两部分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边标在文字的左边偏上,后半边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上。
第二,书写换行时,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该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引号的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同样,前半边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末尾。另外,省略号和破折号可以标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
第三,标点符号有一定的形状,书写时必须规范化。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 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C.春雨密密地斜织着,泛起一层水雾,烟雨朦胧似幕,似帘,似网……
D.“屋里怎么没有人哪?”我一边说。一边抖着大衣和帽子上的雪。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所谓“抢滩”,本是军事用语,意为强行登陆。这一词语在港台地区十分走红,引申为占领市场。
B.这篇杂文虽然不长,但观点鲜明、证据充足、切中时弊,确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
C.你怎样来解释这样一种人生历程呢,是深刻的信念?还是不羁的野心?是原则?还是投机?
D.有人把事业和盐作比,称事业是“生命的盐”;确实是既新颖又别致,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事业的真谛。
3.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 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参加会议的有作家 记者 电影 音乐 美术工作者 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2.洪武二年 朱元璋开始读 孟子 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 大为恼怒对人说 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 非严办不可
3.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 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 苏联和平站
4.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 一文中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保所道 托体同山阿 四句诗 引自陶渊明所作的 挽歌
5.我们信它 因为它 是 不信它 因为它 非
参考答案:
一.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解析】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B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
4.【答案】C【解析】A项“表示”后逗号应改为冒号,“任务”后逗号应改为冒号或破折号;B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D项最后的“?”错误,应改为“。”,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
5.【答案】D【解析】A冒号改为逗号;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引号中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
6.【答案】D【解析】前三项没有错误。D项中的“训斥我”后的分号应该改为逗号,前后引号内的话都是“妈妈”一个人说的。
二.
1.参加会议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2.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读《孟子》,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大为恼怒,对人说:“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3.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4.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保所道,托体同山阿”四句诗,引自陶渊明所作的《挽歌》。
5.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关联词专题训练
一.表示并列关系的
关联词语: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既……又……
例:
1.粽子的外形很特别,( 既 )不是方的,( 又 )不是圆的。
2.我(不是)来休息的,(而是)来工作的。
3.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二.表示递进关系的
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仅……还……
例:
1.我们要想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现在(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身体好。
2.对于早上迟到这件事,老师(不但)没有责备我,(而且)表扬了我。
三.表示选择关系的
关联词语: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例:
1.李刚爱好体育,每天早晨(不是)跑步,(就是)做操。
2.星期天,(要么)你到我家来玩,(要么)我到你家去玩?
3.这次会议,(或者)我去,(或者)她去,总之要去一个人。
四.表示转折关系的
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虽然……可是……
例:
1.他(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跑的速度很快。
2.花生的外表(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五.表示假使关系的
关联词语如果……就……;即使……也……
例:
1.(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全家(就)去香山看红叶。
2.在旧社会,农民(即使)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过不上好日子。
六.表示条件关系的
关联词语: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是……
例:
1.(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能完成这项任务。
2.(只有)不怕困难的人,(才)能攀登科学高峰。
3.(不管)多难的活儿,一到小明的爸爸手里(总是)能化难为易。
4.(只要)认真读书,成绩(就)一定会进步。
七.表示因果关系的
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例:
1.(既然)你答应找玲玲去游泳,(就)应该准时去找她。
2.(因为)小明上课专心听讲,(所以)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
老百姓(之所以)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是因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
八.表示取舍关系的
关联词语: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例:
1.(与其)考试前加班加点搞突击,(不如)平时刻苦学习。
2.革命先烈(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出卖党的机密。
练习题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尽管……可是…… 不是……就是……
(1)( )我去找小刚,( )小刚来找我。
(2)( )天天的成绩优秀,( )天天的体质较差。
(3)( )这个任务很艰巨,( )我班能完成这个任务。
(4)妈妈( )关心我的学习,( )关心我的身体。
(5)( )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不光……还…… 只要……就…… 虽然……但是……
不管……总是…… 既然……就…… 因为……所以……
(1)(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2)雷锋叔叔( )牺牲了,( )他的精神永世长存。
(3)( )多读多写,你的作文水平( )会提高。
(4)他( )多么难做的算术题,( )想尽办法把它算出来。
(5)( )同学选你当组长,你( )要处处起带头作用,把小组工作做好。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同学们信任你,你( )应该勇敢地接受这份工作。
2.(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并不感到它有那么热。
3.( )你这次数学考试得了满分,( )不能骄傲自满。
4.这个星期天,我( )去图书馆看书,( )去电影院看电影。
5.这件好事( )李晓华做的,( )我的同学张晔做的。
6.( )风大雨大,河水暴涨,解放军战士( )不顾一切地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
7.( )平时从严从难地刻苦训练,( )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8.( )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 )能得到改善。
9.你( )决心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
10.( )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 )没有骄傲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1)不是……就是
(2)虽然……但是
(3)尽管……可是
(4)不但……而且
(5)因为……所以
2.(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只要……就……
(4)不管……总是……
(5)既然……就……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既然……就
2.因为……所以……
3.尽管……但是
4.不是……就是
5.不是……而是
6.尽管……还是
7.只有……才
8.只要……就
9.既然……就
10.虽然……但是
句式变换专题训练
各种句式的变换
1.变换句子原则: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
①改“把”字句:先找出动作的对象,将它提到动词的前面,并在动作对象前加上“把”字。
②改“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
3.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①陈述句改反问句:原句中的一处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句首或句中加上“怎么”“难道”或“什么”等,句末加上“吗”、“呢”,句号改问号。
②反问句改陈述句
去掉“怎么……呢”、“难道……吗” “什么……呢”等处,肯定改否定或否定改肯定,问号改句号。
4.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变换
①双重否定句是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语气比肯定句更强。
②互换方法:肯定句加两个否定词:“不得不”,“不能不”或“非……不可”等。反之则去掉否定词。
5.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a.人称的转换;b.标点符号的变化;c.指示代词的变换;d.句式的变化;e.某些特殊动词的变换。
②间接引语改直接引语:同样需遵守以上五个方面。
6.扩句与缩句
①扩句: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②缩句: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去掉修饰部分,不能删除“着”,“了”,“过”等词,再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
练习题
1.“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狗敏捷地跑上来,吃完了白鹅的饭。
改把字句:
改被字句: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改反问句: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反问句: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陈述句:
(4)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陈述句: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1)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我承认父亲是对的。
(2)1934年10月,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互换。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诸葛亮说,他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4)爷爷说,那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
5.扩写与缩写。
(1)游客们走进风景区。(扩写)
(2)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参考答案:
1.狗敏捷地跑上来,把白鹅的饭吃完了。白鹅的饭被敏捷地跑上来的狗吃完了。
2.(1)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这世界上糟糕的诗真够多。
3.(1)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我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2)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4.(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诸葛亮对都督说:“我哪敢给您开玩笑?”
(4)爷爷说:“这清白的梅花怎能玷污呢?”
5.(1)兴高采烈的游客们争先恐后地走进游人如织的风景区。
(2)刺猬缩成一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第三,标点符号有一定的形状,书写时必须规范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 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
人如织的风景区。(2)刺猬缩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