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_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08-31) 数据库 33 4

陈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完整视频:

视频专辑:

精彩观点:

今天,我重点介绍一下中国经济的特点以及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中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的三十年时间创造了巨大辉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8%左右。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经济增长速度从2007年增长14.2%变为2015年增长6.9%。那么,中国经济未来会怎样?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因为经济问题涉及社会稳定、民生以及人们的幸福生活。

在去产能、去库存方面,就涉及钢铁、煤炭等多个行业,很多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工人可能会面临转岗、下岗。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钢铁、煤炭企业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了解中国经济的特点和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国经济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一)中国经济的总体情况

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7万亿元,增长6.9%。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016年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万亿元,按照汇率计算,为10.42万亿美元,排在全球第二,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高出一倍多(日本是4.7万亿美元)。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幅度为6.9%,这个增长幅度与我国过去的辉煌相比,略少一些,但就全球而言,仍是很高的。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_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

2015年中国经济还有一个特点,第三产业增长幅度迅猛,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50%。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因为产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进入何种水平的重要内容。1995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超过了50%;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达到79.8%,几乎比全国高出29.3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发展业态上看,北京应当说比中国整体高出了一大段,但就中国整体而言,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标志着中国正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

展开全文

此外,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优点。虽然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幅度只有6.9%,但是2015年解决了就业人口1300多万。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解决200万人的就业问题,所以说第三产业的增长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

2015年中国人均GDP是4.9万元,大概在7800美元左右。7800美元仍属于中高等收入国家的范围;但就全球而言,却仍排在80名之后;就人均水平而言,2015年中国人均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年初为6.13,年末则为6.57,人民币累计贬值幅度达到了7.18%。2015年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已经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按照人民币计算,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总量为67万亿元,但是按照美元计算几乎没有增加。

就全球国家排名来看,2015年进入全球前十位的国家中,第一位是美国(经济总量为17.8万亿美元),第二位是中国(经济总量为10.42万亿美元),第三位是日本(经济总量为4.7万亿美元),第四位是德国(经济总量为3.9万亿美元),法国、英国都达到了3万亿美元,巴西、意大利都在2.2万亿美元左右。2015年跌幅最深的是俄罗斯,经济总量为2.06万亿美元。可以说,2015年是俄罗斯经济最糟糕的一年,经济下滑幅度很大。2015年经济走势最好的是印度,现在看来,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印度可能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匹黑马。2015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以上,从未来长远发展来说,由于印度的人口结构比较好,年轻劳动力很多,有持续的供给,所以印度的经济也会有很好的发展。中国的年龄结构可以说是严重失衡,并且到未来若干年后,中国的年轻劳动力供给会急剧减少。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00多万,2015年则减少了400多万。由此可见,从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就在不断减少,而且现在每年都在以300万到400万的速度减少。人口结构失衡对未来中国的长远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年轻劳动力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却以每年3%-4%的速度持续、快速地上升,这也给未来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所以,从世界经济排序来看,中国虽然目前的状态还不错,仍保持在全球第二,但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特别是人口结构的严重失衡。目前,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在减少,市场规模、市场效应等一系列因素在减弱。

中国经济从90年代到现在,有两次非常引人注目的增长。

第一次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是1993年-1997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释放了市场的活力。2016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改革是为了让人更自由、社会更公正》,文章中就讲道,人们更多的自由就是要释放更多的活力,包括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因此,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在90年代中期实现了连续五年两位数的增长。

第二次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是2003年-2007年。其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加入WTO,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成员。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在这五年间,外贸的增长速度为20%-30%,年均增长接近30%。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第一名。根据2015年数据,目前,中国是全球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第一名,进口货物贸易总额第二名,进出口货物总量相加已经超过美国。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增长幅度预期目标是6%,但是按美元汇率计算,我们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8%。进出口总额是唯一没有完成预期增长目标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国在下降,全球也在下降,所以中国货物贸易额占全球的比重在2015年没有降,反而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2015年进出口贸易额都在下降,中国虽然也在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比它们还要少一些,所以到2015年年底,中国的货物贸易额占全球的比重从2014年的12.2%提升到2015年的13.2%,现在中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已经占全球1/8以上。

从中国各个省市经济版图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很多省的位置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七十年代,中国排序位居第一的是辽宁,辽宁是中国国企和重化工业最为集中的地方,经济总量长期位居第一,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它的地位在不断下降。2015年辽宁经济增幅倒数第一,增幅只有3%。倒数第二位是山西,增幅只有3.1%。山西的经济增幅之所以低,跟它的产业结构有关系。山西以煤炭行业为主,2014年山西煤炭行业整体利润高达600多亿,而2015年煤炭行业利润总量只有50多亿,实际上很多煤炭行业是在亏损。现在,煤炭行业要去产能,可能就会有很多企业工人在家待业,每个月领500元、800元的少量工资。而如果让这些企业倒闭,那带来问题就更大。所以这种僵尸企业该如何处置,实际上也涉及一系列问题,这是现在去产能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黑龙江、吉林这两个省的经济增长幅度也很慢。

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仍然是广东、江苏、浙江一带。2015年经济总量排在第一位的是广东,经济总量达到7.3万亿,增长幅度是8%,比中国平均水平还高很多。第二位是江苏,经济总量是7.01万亿,增幅达到了8.5%。第三位是山东,经济总量为6.3万亿。第四位是浙江,经济总量在4.2-4.3万亿之间。第五位是河南,经济总量为3.7万亿,是新冲上来的一匹黑马。第六位是四川,过去四川的排位很低,近些年特别是成都平原一带持续快速地推进,所以2015年四川已经排在中国经济的第六位。2015年比较糟糕的就是河北省,它的去产能任务非常艰巨,河北省2013年、2014年产钢几乎接近3亿吨,所以现在河北面临严重的去产能任务。中国现在的钢太多了,很多钢厂要转型,很多钢铁工人要面临下岗或者转行。所以未来几年,河北的经济很可能会被湖南、湖北超过。

现在,中国经济中有一个说法叫“金砖四省”。什么叫“金砖四省”?就是湖南、湖北、陕西、内蒙。这四个省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都非常快。所以,河北很可能今后几年将会跌出前十位。北京的经济一直排在第13位,2015年北京经济总量达到2.3万亿,增长幅度是6.9%。虽然北京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来说,已经是超大型城市,但是北京的人口数量跟省级相比还是有限的。比如,河北省有7000万人,而2015年北京人口只有2170万。同时,北京还有很多特殊的使命。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以北京的很多工作是要发挥辐射、带动和影响作用的。此外,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也要求北京在国际舞台上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引领型发展。引领型发展是什么?我们知道,中国长期以来跟在国际社会后面,叫跟随者。所以现在要实现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型。向引领者转型最需要什么?创新。没有持续创新,就很难完成华丽的转身。2016年0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创新,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只有创新,中国才能完成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这个历史性转型,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以上就是中国各省的情况。

(二)中国经济的特点

政府的投资效率在不断递减。投资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但是政府投资的效率却在降低。2009年政府采取了刺激政策,4万亿投资和10万亿贷款,政府的投资应当说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政府投资拉动带来了报酬递减的问题,也就是投得越多,回报得越低,如何提升政府投资的效率,这也是现在面临的很大的问题。可以说,现在政府投资效率递减的幅度非常厉害。

服务业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比如,信息业、“互联网+”等都是新兴服务业。

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推手。过去,消费动力严重不足,从2014年开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直线提升。2014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只有51%,而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6.4%,短短的一年时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提高了15.4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的消费仍然还有巨大的空间。2016年消费将进一步提升,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到了一定阶段,有些行业确实会带来持续的推进。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在降低,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主要动力。

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中国外贸乏力。外贸在2015年下降得最为明显,而2016年仍然面临世界经济低迷,所以中国在全球的博弈中想要大幅度提升外贸,现在看来还是很难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对2016年整体的外贸提出具体的增长目标,我认为,如果2016年能保持3%、4%的外贸增长幅度,都是很不错的。

消费不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消费不足和中国的高储蓄率是有关联的。中国人的储蓄率之高,在全球都是罕见的。所以我们要提升消费,降低居民的高储蓄率。中国的高储蓄率有很多因素。其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大家对未来的很多预期不确定、不清晰,这样一来,储蓄就成了一个家庭的首选。所以,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有密切的关联,也和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低下有关系。其二,工作人口比重高。人口学家也做过一个分析,我国的高储蓄率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工作人口的比重高有关系。一般来说,工作人口比重高,储蓄率会较高,企业的储蓄率也偏高,中国有很多企业,有钱了就储蓄,当然也有投资,但是相对于欧美企业来说,中国企业的储蓄率还是偏高的。其三,与中国几千年的节俭文化有关。由于中国几千年的节俭文化,中国人有了钱还是最先想到存起来。因此,中国居民储蓄率高有很多因素,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二、中国的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一)国际环境

第一,国际环境上最大的问题和挑战。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新兴经济体,比如巴西、韩国,韩国实际上是新兴经济体一个耀眼的星星,但是近些年韩国的经济也比较差。2015年韩国经济增长幅度只有2.6%,而韩国在60年代到90年代的年均增长都达到了9.8%。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实际上也是中国经济“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建设,但同时“一带一路”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是有的国家恐怖主义盛行,比如,中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的投资,有时就会化为乌有,损失巨大。此外,有些国家政权更迭也对我们影响很大。“一带一路”建设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这里的很多国家都有巨大潜力,但有些地区也存在法治不健全、政局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所以,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是我们“走出去”的一个重大的挑战。中国加入WTO后,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国家,并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所以中国经济要“走出去”。2015年,中国的境外投资排在第二位。过去,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现在,中国大量的资本已经“走出去”。所以说,2015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国家。

第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这里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也包括很多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以前给劳动力的成本,特别是给农民工的工资较少,现在要给予他们更多待遇,工资上涨就是必然的。但是上涨幅度太快,很多企业都承受不了。因为很多雇佣农民工的企业是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这些企业本身就是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取利润的,利润额本来就不高,所以给出的工资也普遍偏低。现在,要提高劳动力工资,而企业的利润空间却有限。再想依赖通过功能、数量的增加,通过扩张的发展是很难持续的,这也迫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二是产能过剩超出预期。中国近些年的产能过剩远远超出了预期。产能过剩涉及很多行业,但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还是钢铁行业。长时期以来,中国人对钢都有一种崇拜,有一种心结。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钢铁产量都没有突破1000万吨,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钢产量才达到3000万吨,以后就开始持续地增加,到2013年、2014年,中国的产钢能力已经达到了10亿吨,实际产钢也超过了8亿吨,大量的钢铁,中国除了自己消费,还有很大一部分要出口,但是国际社会没有那么多需求,这就导致我国钢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钢铁行业利润率极低。此外,产钢需要铁矿石,中国没有那么多铁矿石,就需要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中国一进口,那边就提价,最后中国的钢铁联合会平均利润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几。由于有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澳大利亚生产铁矿石的企业通过提价,获得了巨额利润。现在,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急剧下降,因此,像澳大利亚、巴西生产铁矿石的企业的利润和辉煌也就不再了。可以看出,产能过剩超出预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是劳动年龄人口急剧下降。中国劳动力从2012年开始,以每年300万人急剧减少。2012年-2015年的四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已经减少超过1000万,而且这个势头还在进一步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指什么?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5周岁,这部分人口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现在,劳动年龄人口正在不断减少,而人口老化速度又很快。这样一来,老年人需要社会的抚养,劳动力人口抚养系数越来越高,这个国家跟社会就会缺乏活力。日本的经济低迷与他们的人口结构也有密切的联系。2015年,日本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20%,这是一个不堪承受的负担。据统计,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0.5%。中国的一些省市,比如,江苏如东县2015年人口老化程度已经达到19%。所以说,像这样一些地方,由于年轻劳动力的急剧减少,它的经济箫条就显而易见了。东北也是这样,东北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也很迅猛。2010年中国0~14岁儿童占全国人口的16.6%,而东北三个省的比全国还低五个百分点。此外,过去很多人都往东北迁移,现在,很多东北人往外地迁移。据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北京外来人口几乎占了35%,因为北京的发展程度高;而东北在2010年有400万人出去,因为它的整体经济低迷。所以我们讲,东北经济出现问题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人口因素,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大量的人口流出,这是持续影响东北经济的原因。

四是土地财政的问题。过去地方政府很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是土地财政,这也成为政府推动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现在,土地财政难续辉煌,一方面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地可卖了,另一方面,近些年很多地方政府都以经济增长作为第一要务,但是现在看来,始终以经济增长为第一要务,不能很好地协调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肯定是有问题的。政府GDP至上,导致了政府负债,而政府负债对经济持续增长是一个不利因素。

五是创新问题。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有很多因素,有人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通过复制模仿、拿来主义,通过后发优势,在短期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比如,过去美国的发展速度比中国高得多,但是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通过学习美国,包括学习它的专利,美国的专利是有时效的,有一些过时的专利我们拿来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来说仍然是先进的。但是随着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后发优势已经发展到极致,也就没有多少潜力了。另外,我们长时期以来都没有多少创新,所以创新要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这个创新就需要汇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创新贯穿在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中。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创新因素和创新土壤的形成,这个话很难落实。中国要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这句话说着容易,但要真正完成这个转变,这个创新就需要一系列的约束性条件,要有利于形成创新的氛围,形成创新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如果只提创新,而很多环境都不具备,要做到创新也是很难的。

六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就是世界经济的乏力。2008年以后,世界经济进入持续低迷阶段。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其中,主要经济体国家中美国比较好,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印度比较好,而欧盟、日本等国都面临糟糕的局面。比如,由于石油价格的狂跌,2015年俄罗斯经济直线下滑。从全球经济来说,2015年经济下滑最严重的并不是俄罗斯,而是委内瑞拉。委内瑞拉在短短的一年内,整个国家几乎破产。我们在委内瑞拉的大量投资,应当说损失也是巨大的。委内瑞拉是一个石油出口国家,由于全球石油狂跌,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没了,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也达到一个疯狂的地步。所以世界经济的整体乏力对中国经济也是有影响的。

当然,国际上也有一些好的因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这是国际环境。

(二)国内环境

中国的国内环境大体是,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的不利因素。此外,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

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亿平方米。这个去库存主要是针对三四线城市而言的,因为一些库存量大、去化周期长的三四线城市,可能要消耗十年以上,所以这个库存量还是很大的。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6.7%,有专家认为这里面就有房价的推进因素。我们不能陶醉于6.7%的增长数字,当前,还是有很多因素在推动中国经济的下行,所以我们要有所行动,特别是要有创新因素的汇集。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一,中国的城乡差距非常大。现在的有些农村已经很荒芜,同时,农村现在还有很多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这样容易带来什么问题呢?就是一些留守儿童可能会有心理健康问题,这实际上和留守儿童没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通过分析一些恶性事件的主体可以看出,很多年轻人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也使得他们的心理有了一些疾病,所以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非常关键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也就是说,只有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也是很难适应社会的。

其二,中国的区域发展也有一定的不平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那么,京津冀协同发展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要突出和强化北京四大中心的使命,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将北京通州打造为北京行政副中心,也是要强化北京四大中心的功能,要让北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北京要发挥引领作用,要共享发展,这里面就需要协同。比如,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就有着很广泛的贫困带。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张家口,张家口以前有17个区县,其中10个是贫困县。现在,我们也希望张家口能借助冬奥会的筹办,推动张家口自身的发展,这个很有意义,也很重要。

区域发展需要协同。北京要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推动自身中心功能的实现,那么北京周边的协同发展就非常关键。张家口、保定、承德都是北京的周边城市,而保定和承德也有很多贫困县,也就是说,现在北京周边仍然有很多国家级的贫困县。其实,通过张家口我们可以看到,张家口的环境好,生态好,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很适合人们去那旅游。像张家口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它们有着巨大的文化资源,也有很大的生长空间,但是这个生长空间关键是要协同得力,它才可能发展。所以现在我们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建轨道上的京津冀。

再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等等,这些都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纲要中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主要是这16个字——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6.5%-7%,我认为定在这样的区间是很正确的,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考量,所以经济增长很难定在一个点上,所以确定在一个空间内还是非常合适的。我个人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大体上会在6.5%-6.6%之间。因为现在的很多形势确实还很不乐观,虽然我们也在努力地做工作,但仍有很多的因素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在人口因素方面,我们的劳动力还是在减少的。在创新因素方面,我们现在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要创新,最重要的还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要有一系列形成创新的土壤和条件。另外,提出我们在要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实际上我们在第一季度已经解决了300多万人的就业,已经解决1/3了。此外,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第一季度,一些省的进出口达到2%、3%,应当说是不错的。

所以说,我们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重要的有三方面,一是创新,二是政治环境,三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在社保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城市的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在中国的农村,却仍有很多地方的社会保障是不完善的。

中国经济取得成功和持续增长有四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市场化取向改革。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引下,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而南方谈话也奠定了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地位。中国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方向,不仅没有动摇,而且洪水般地释放了巨大的市场活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1993年到1997年中国经济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就是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指引下。

二是政府主导。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政府主导可以说不可或缺,并且有很多积极意义。政府间、省市间、地市间、县区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各地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现在看来这些竞争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大。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_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

三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从1958年开始建立,之后不断固化。改革开放以后,二元经济结构受到了猛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为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个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土地财政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四是出口导向型的对外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型的对外发展战略就是大量的资金进来,大量的制造出口,解决了中国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税收,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当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污染。所以这种对外发展战略在一定阶段是有意义的,但是随着新阶段的进入,这种对外发展战略能带来更多的污染,这是现在要加以严格制止的。

现在,仍有很多因素束缚了中国市场的活力,因此很多同志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的空间。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释放市场的活力。李克强总理曾提出,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所以我们现在实施审批制改革,尽量简化审批工作,也是属于释放市场的活力。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地释放市场活力,让市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绝对力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就是简政放权、减少税收,政府让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首次提出了新常态,新常态实际上就是指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内容。实际上,新常态最重要的就是制度转型,主要是12个字——可持续、优结构、稳增长、新动力。可持续的发展是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优结构包括要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稳增长就是要告别“以增长速度论英雄”的阶段,不能搞强刺激。所以,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经济要进入换挡期,从超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再有就是新动力,新动力就是要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2016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意见和建议。

再有,从未来发展趋势来说,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还有市场化、全球化、城镇化和信息化。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宣讲家网 陈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8-31 15:33:03 回复

    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5周岁,这部分人口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现在,劳动年龄人口正在不断减少,而人口老化速度又很快。这样一来,老年人需要社会的抚养,劳动力人口抚养系数越来越高,这个国家跟社会就会缺乏活

    1
  • 访客 2022-08-31 16:59:20 回复

    这个创新就需要汇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创新贯穿在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中。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创新因素和创新土壤的形成,这个话很难落实。中国要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这句话说着容易,但要真正完成这个转变,这个创新就需要一系列的约束性条件,要有利于形成创新的氛围,形成创

    2
  • 访客 2022-08-31 10:38:07 回复

    、日本等国都面临糟糕的局面。比如,由于石油价格的狂跌,2015年俄罗斯经济直线下滑。从全球经济来说,2015年经济下滑最严重的并不是俄罗斯,而是委内瑞拉。委内瑞拉在短短的一年内,整个国家几乎破产。我们在委内瑞拉的大量投资,应当说损失也是巨大的。委内瑞拉是一个石油出口国家,由

    3
  • 访客 2022-08-31 12:55:36 回复

    全球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宣讲家网 陈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