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莱比锡在上周逆转战胜勒沃库森后,已经登上了德甲积分榜首的位置,然而这支超级黑马好像并不招人们的待见——比赛中对方球迷的静默抗议,独裁式的“伪会员制”,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德国足球传统的外国资本注入,卡尔斯鲁厄球迷在赛前愤怒地冲进RB莱比锡球员下榻的酒店,再加上那只血淋林的牛头……我们不禁要问,本赛季德甲升班马RB莱比锡真的值得我们如此憎恨么?对此,OUTSIDEOFTHEBOOT网站足球专栏作家理查德-派克(Richard Pike)给出了他的看法。
【德国足球的春天】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过去的十年,是德国足球持续健康发展的十年。在俱乐部层面,老牌豪门拜仁慕尼黑不仅连年制霸德甲,并且再次成为欧洲赛场上的绝对强者——“南部之星”在2013年赢得了欧冠冠军,而且还连续几年闯入了冠军联赛半决赛。此外,德国足坛另一支传统强队多特蒙德在前任克洛普以及更强调技术足球的现任主帅图赫尔的调教下于国内和欧洲赛场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不过比起俱乐部来,德国国家队的表现则更加抢眼——从2006本土世界杯至今,德国国家队在欧洲杯以及世界杯上的表现大抵如下:2008年欧洲杯亚军;2010年世界杯季军;2012年欧洲杯闯入半决赛;2014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欧洲杯闯入半决赛。在2006年世界杯之前,德国国家队整体平均年龄偏大,并且通过足球学院出来的青训人才刚刚崭露头角。在出人意料地夺取了本土世界杯季军后,德国足球迎来了一个重启过程,德国各级青年队都居于世界顶尖水平,而且每个赛季都有一大批青年才俊在德甲联赛登场亮相,各俱乐部的青训水平较之十几年前也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全文
(图)2014年世界杯冠军德国队
从2017-18赛季开始之后四个赛季的转播周期中,DFL(德国足球职业联盟)将一共拿到46.4亿欧元的转播收入,再加上英国脱欧后的英镑下行,一系列此消彼长的局势变化将使英超联赛对德国顶级足球人才的吸引力大为削弱。而且德国足球著名的“50+1”规则将使会员与球迷在俱乐部运营方面保有充分的发言权,如此德甲,谁能不爱?
【一片和谐中的不和谐因素】
但还是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球迷们也对其表达出了相当的的憎恶之情。这支破坏游戏规则的球队就是本赛季的德甲升班马——RB莱比锡。这支球队建于2009年,是德国前三级别职业联赛中建队最晚的球队。红牛集团在做投资规划时选择了位于莱比锡西部13公里的第五级别球队马尔克兰施泰特(SSV Markranstaedt)。七年时间里,RB莱比锡大踏步前进,并于2016年5月8日在主场以2-0击败了卡尔斯鲁厄后成功升上德甲联赛。
(图)战胜卡尔斯鲁厄后,莱比锡红牛顺利升上德甲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乍一看去,我们没有理由去鄙视RB莱比锡,这支建队不久的小球队从低级别联赛开始奋勇拼杀,并且成为了继2008-09赛季的科特布斯以来首支升上德甲的前东德球队。但是如果你再深挖一些,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支球队能够成为全民公敌。
首先是球队的名字RB Leipzig,因为德国足协禁止球队官方名称中出现赞助商的名字,所以奥地利红牛集团老板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把球队命名为“草地足球”(RasenBallsport),缩写也是RB。这样球队虽然叫做RB莱比锡,但人们对于RB的第一反应还是红牛的Red Bull,而非“RasenBallsport”,他利用这一把戏将赞助商的名字保留在球队名称里。
(图)红牛主席马特希茨
其次是球队迅速崛起的方式,奥地利机能饮料巨头给这支东德球队注入了大笔资金,通过金元的力量使这支原本混迹于第五级别联赛的球队在短短时间里完成了冲上德甲的壮举。上些年纪的球迷应该会记得20多年前的英超金元始祖布莱克本,这支球队原本只是一支英乙球队,钢铁巨子杰克-沃克(Jack Walker)在1991到1995年的大手笔资金注入使布莱克本最终在1995年拿到了顶级联赛冠军。
但是因为德国足球独特的“50+1”政策(译注:一家股份公司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能申请在联赛联盟的执照并由此获得联赛联盟成员资格:当一家体育俱乐部拥有自己的足球部门,并且在该股份公司中“具有多数参与权”,也就是比50%至少多一票。并且,在首次申请执照时,该俱乐部必须在竞技上达到联赛的要求。例外情况是“勒沃库森法规”,或“拜尔法规”,如果个人或者公司对一支球队持续投入20年,并且这些投入占球队整体的重要部分,那么就可以不受限制)使得杰克-沃克与阿布拉莫维奇的模式在德国足坛少之又少。
不过有些人或许会说和莱比锡红牛并不是个例,最相近的是前些年一鸣惊人的大黑马霍芬海姆,在SAP SE软件公司创始人迪特玛尔-霍普(Dietmar Hopp)的倾力赞助下,霍芬海姆从低级别联赛一路杀进德甲联赛。
(图)霍芬海姆主席霍普
然而事实上是,德国人向来珍视传统,而德国球迷之所以如此痛恨莱比锡红牛,主要是因为后者破坏了在德国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50+1”政策。《卫报》一篇文章就披露了,球迷们可以通过缴纳一笔年费来换取在球队运营过程中的话语权,多特蒙德针对成年人的会费是每年62欧元,而RB莱比锡的会费则高达每年1000欧元。这直接导致了多特蒙德的会员数量远远多于莱比锡红牛,这个数字对比是139000 vs 17。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仅有的17名会员不是红牛集团的高管或是生意伙伴。这激起了所有德国球迷的反感和抗议,他们认为莱比锡为了规避“50+1”政策不择手段的行为是可耻的。
(图)前德甲名帅朗尼克现任莱比锡红牛体育总监
每个联赛都有球队被广为拥戴,有的球队则广遭敌视。意甲的尤文图斯就是典型。而且,我也目睹过有些球员被球迷们疯狂地谩骂攻击(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当叛逃至皇马的菲戈再回诺坎普时所受到的“礼遇”)。不过像RB莱比锡这样连续7个赛季被几乎所有人排挤敌视的现象还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敌视行为中包括用除草剂破坏莱比锡红牛位于马克兰施泰特的老场地;包括球迷组织在整个德国范围内掀起的“对红牛说不”运动;在2014-15赛季德乙联赛中,RB莱比锡客场挑战柏林联队,主队球迷一袭黑衣并保持了长达15分钟的静默,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葬礼式恐怖压抑的效果;卡尔斯鲁厄球迷在赛前冲进莱比锡红牛下榻的酒店对其进行干扰;奥厄球迷则在比赛中亮出横幅,将RB莱比锡的奥地利老板马特希茨比作同样出身奥地利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最后同样出身东德的德累斯顿球迷则在本赛季德国杯首轮主场对阵RB莱比锡时,从看台上扔下了一只血肉模糊的牛头。
(图)德累斯顿球迷扔下的牛头
【不该被如此敌视的四大理由】
看起来RB莱比锡真的是四面楚歌了,不过是否这种憎恨有些过头了呢?是否有些矫揉造作了呢?起码我觉得是。在我阐明具体的原因之前,我想为大家先说明一点,我并不是RB莱比锡的球迷,我也不打算为他们开脱,而且对于上文提到的那些他们绕过“50+1”政策的事实,我也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对这一政策形成了不小的威胁。不过,我得替他们说几句话,而且我认为RB莱比锡的运营方式真的不至于招致如此大规模的声讨与敌视。
理由一,我需要回应今年8月刊登在英国《卫报》上的一篇关于德甲联赛的文章,这篇文章出自格鲁塞吉先生,他是一位多特蒙德球迷,并且参与组织了本赛季早些时候多特蒙德客场挑战莱比锡红牛赛前的那场抗议活动,顺便提一下那场比赛“大黄蜂”以0-1失利。那场抗议活动最终表现为所有客队球迷都拒绝出现在球场看台上。格鲁塞吉先生表示:“当然,多特蒙德也需要赚钱,但是我们赚钱的目的是在球场上踢出更好的足球,但是RB莱比锡则不同,他们踢球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产品并推销他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们的区别。”
(图)多特蒙德客场输给了升班马莱比锡红牛
我能理解格鲁塞吉先生的想法,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些言不由衷,因为在RB莱比锡之前,有一支历史更为悠久的球队也通过这种方式一度横扫德甲,那就是2008-09赛季的沃尔夫斯堡。没错,狼堡是二战前由大众公司在迁往新建城市沃尔夫斯堡后成立的公司球会,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当时的沃尔夫斯堡和今天的莱比锡红牛简直如出一辙。
狼堡的拥有者是大众集团,同样,RB莱比锡的东家是红牛集团,狼堡的主场叫做大众竞技球场,RB莱比锡的主场是红牛竞技场,最后,狼堡球衣的主赞助商是大众公司,而RB莱比锡的呢?猜都能猜到了。如果格鲁塞吉先生因为莱比锡红牛在“推销他们的产品和生活方式”,那么我希望他以后也不要到大众竞技场去观看比赛了,因为他们也在“推销他们的产品和生活方式”。我说的难道不对么?毕竟,如果你说狼堡没有在推销他们的产品和生活方式,那么他们干嘛把大众的LOGO印在球员的胸前?为什么让大众的LOGO遍布球场的每一个角落?
(图)狼堡主场大众竞技球场
理由二,我下面要说的是德甲不允许赞助商的名字出现在队名中这一规则。德国足球界的绝大多数球队都严格遵守着这一规则,然而例外也并非不存在,最著名的一个我们其实都不陌生,那就是德甲传统劲旅拜尔勒沃库森。勒沃库森的东家是世界制药巨头拜尔集团。
对于为什么勒沃库森能将赞助商的名字加入到球队名称中来,官方的说法是勒沃库森是一家历史超过100年的老牌球队,而且这家球队本来就是一家由拜尔集团出资组建,并且由拜尔集团的员工组成的球队。至此我发现这条规则甚至比刚刚提到的“推销产品和生活方式”更加虚伪。如果你打算抵制RB莱比锡就因为他们的队名中包含着“红牛”二字,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迫使拜尔勒沃库森将队名中的“拜尔”二字去掉,并将队名改为勒沃库森SV(“SV”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竞技”)或是其他类似的名字。
(图)勒沃库森队队徽中包含赞助商“拜尔”字样
我们不应该考虑拜尔勒沃库森的建立比RB莱比锡早了100年,我们应该坚守原则一视同仁,不是么?否则我们还要规矩做什么?这就好像是在说,杰克-沃克可以用金元政策将布莱克本打造为一支豪华之师,原因是布莱克本是1888年英格兰足球联赛的创始成员之一;而阿布拉莫维奇和曼苏尔则不能用注入资金的方式入主切尔西和曼城,原因是这两支球队并不是英格兰足球联赛的创始成员——这么做难道有意义么?
理由三,人们对于RB莱比锡另一个令人不满之处同样和切尔西以及曼城有着相似之处,那便是他们认为这种球队的成绩都是靠“买来的”,就像RB莱比锡那样,用大笔的金钱“买进了德甲”。不过在如今的德甲中另有一支人们耳熟能详的球队也是利用老板大手笔注资的方式完成进化的,那就是霍芬海姆,这家球队于2008-09赛季队史第一次冲进德甲,至今仍活跃在顶级联赛中。
现在的霍芬海姆在巴登符腾堡州辛斯海姆市拥有一座能容纳30000名观众的现代化球场,然而实际上他们只来自于一个名叫霍芬海姆的小镇,那是一个隶属于辛斯海姆,仅有3000人口的小镇。在2000年,霍芬海姆还混迹于德国第五级别联赛,他们用了8年时间连升四级到了德甲联赛,这一切全都离不开德国知名软件公司SAP创始人迪特马尔-霍普的资金支持。
(图)霍芬海姆主场内卡竞技球场
和杰克-沃克略有不同的是,霍普选择投资霍芬海姆是因为他曾经效力于霍芬海姆青年队,霍芬海姆之所以能一飞冲天全依靠霍普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通常这被称为“财政嗑药”。如果没有霍普和他的资金支持,霍芬海姆也还只是一支混迹于第三和第五级别联赛之间的球队,建立在仅有3000人小镇的球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如果没有霍普,他们依然只能籍籍无名。
人们批判RB莱比锡“财政嗑药”的原因在于这种行为违背了球队自然发展的规律,而且这种一夜暴富的方式造成了足球俱乐部在精神方面的堕落。但是如果人们坚持用这条理由反对RB莱比锡的话,那么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也不应该被特殊对待。首先是球队发展规律,这两家球队在1963年德国职业足球联赛建立后,也曾一度挣扎于低级别联赛中,但之后他们借助拜尔制药和大众集团的强大财力迅速对竞争对手形成了压制,并逐渐在顶级联赛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图)效力于勒沃库森的墨西哥球星埃尔南德斯
然后更不要提什么球队精神了,现在的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早就不是这两家公司员工组成的球队了,现在效力于这两支球队的都是如假包换的职业球员。除非球队的墨西哥前锋“小豌豆”埃尔南德斯私底下实际是拜尔制药墨西哥分部的员工,只是因为需要参加德甲联赛而从墨西哥调到德国,周一到周五他需要按时到公司打卡上班,而周末需要代表球队参加联赛,说出来不觉得可笑么?
理由四,对于人们谴责RB莱比锡破坏了“50+1”规则的说法,我同样有话要说。很明显,德国球迷非常看重“50+1”规则,发生在2009年的一件事能够鲜明地反映这一点。当初德甲球队汉诺威96召集德甲德乙总共36支球队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便是号召大家废除“50+1”规则,并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最终结果。
汉诺威96的理由是,这条规则限制了外国投资者对于德国球队的投资。在投票过程中,36支球队中有33支表示拒绝这一提案,还有两家弃权,只有汉诺威96一家投了赞成票。不过投票时2009-10赛季德甲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那之前的五个赛季,德甲冠军被三支不同的球队分别获得——拜仁于2004-05,2005-06以及2007-08三个赛季登顶;2006-07赛季的德甲桂冠被青年军斯图加特摘得;2008-09赛季马加特率领沃尔夫斯堡于下半赛季持续发力最终问鼎冠军。
(图)曾发起废黜“50+1”规则的汉诺威96主席金德
五个赛季出现了三支冠军球队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德甲联赛并不缺乏竞争性,因此从俱乐部层面到球迷层面,几乎所有人都赞成保留“50+1”政策。但是不妨让我们假设,本赛季的德甲冠军依然花落拜仁,那么到了下赛季中途,如果汉诺威96再次发起针对废除“50+1”政策的投票,届时最终的投票结果或许会很值得玩味。
为什么?假设拜仁再次夺冠,这将是他们的德甲五连冠,这意味着在下一次假想的投票之际,德甲已经由五年三个冠军变成了五年一个冠军。实话实说,如果真的有下一次投票,我相信“50+1”政策还会得到大多数的选票,但是我绝对相信赞成废除这一政策的不会仅仅还是只有那么一两票。
拜仁近些年对于国内赛场的持续统治以及远远凌驾于其他球队的强大财力不禁会让人们担心起德甲联赛的未来。长此以往,总有一天各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以及压低票价的票房手段都将难以为继。
(图)拜仁几乎对联赛冠军形成了垄断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用法兰克福队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过去的20个赛季中,法兰克福在德甲打拼14个赛季,在乙级联赛征战了6个赛季。在他们征战于德甲赛场的14年里,法兰克福最高曾经排到过积分榜第6位,那是在2012-13赛季;这支球队往往最多在德乙拼杀一两个赛季便又会杀回德甲,如此反复,到了最后即便是最铁杆的法兰克福球迷也会对现实失去信心,因为法兰克福实力虽说不强却也不至于降级,但是冲进积分榜上半区并挑战前四席位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作为一名球迷,自然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队能够劈风斩浪打出与以往不同的表现,哪怕只是一个赛季的短暂辉煌也好。
但是“50+1”政策不允许德国或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富商们投资入主法兰克福,利用金钱的力量助其迈上欧冠舞台,或者只是威胁拜仁的统治地位也好。但是在“50+1”的政策下,这些只能是梦想罢了。最后,我必须得再次为自己澄清,我反复提及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并不是为了针对他们,这两支球队都曾经因为是公司员工组成的球队从而得以绕过“50+1”政策。而且我的态度是,不能因为之前有球队打破过这一规则就可以允许毫无原则般一次次地法外开恩,绝对不行。
(图)法兰克福队长,“鹰王”迈尔
我能想象得到,在德国,有很多非勒沃库森、沃尔夫斯堡或是霍芬海姆球迷也不会大肆攻击这些球队或是对他们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因为与拜尔制药的特殊关系,勒沃库森很不招一些球迷的待见,以致于被起了个“药厂”的诨名;本赛季的德甲揭幕战是霍芬海姆对阵RB莱比锡,主队球迷在看台上对客队亮出了这样的标语“把我们的头衔还给我们——德国最遭人恨的球队”。就连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的联赛比赛也被一些媒体冠以“塑料德比”的不雅称号。然而这一切都无法同RB莱比锡在这些年所经历的磨难相提并论,我记不起来有谁曾经针对勒沃库森、沃尔夫斯堡以及霍芬海姆有过如此恶毒的诅咒以及如此猛烈的抨击。
【有值得称道之处】
如果你不去考虑RB莱比锡的组织架构和过往历史,而从上到下认真审视这支球队,你真的能够发现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首先,在夏季转会窗口,RB莱比锡一如既往地坚持引进年轻球员。今年夏天,俱乐部一共引进了五名球员,其中包括从诺丁汉森林引进的年仅19岁的奥利弗-伯克(Oliver Burke)。另外几笔引援包括从斯图加特引进蒂莫-维尔纳(Timo Werner),从凯泽斯劳滕签下M-穆勒(Marius Muller)以及从奥地利萨尔茨堡红牛投奔而来的施密茨(Benno Schmitz)以及纳比-凯塔(Naby Keita),这几名球员的年龄依次为20岁,23岁,21岁,21岁。
(图)莱比锡红牛新星伯克
当一支球队从更低级别联赛成功升级后,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球员来帮助球队站稳脚跟。所以我们应该因为RB莱比锡勇于开辟新的道路而竖起大拇指。其次,引进年轻球员是一回事,怎样使用他们是另一码事。德甲第8轮RB莱比锡主场3-1战胜云达不莱梅,这场比赛过后这支升班马一举登上了积分榜次席,仅次于拜仁慕尼黑,在这场比赛中,RB莱比锡的首发阵容中只有3名球员的年龄超过了25岁,而当时那套首发阵容的平均年龄只有24.18岁。
RB莱比锡的用人策略和英超豪门切尔西截然不同,蓝军在年轻球员的引进上可谓一掷千金——他们遍布全球的球探网络能够保证球队从全世界搜罗16-21岁的天才少年,不过这些年轻球员却很少能够在一线队打上比赛。
(图)切尔西对待年轻球员的方式历来饱受诟病,即便强如德布劳内也不得不选择离开
RB莱比锡还积极仿效德甲其他球队,那便是投资青训然后力争将本地的好苗子送进青训学院,并将其打造成可用之才。牛红老板马特希茨为球队设定了一个目标,那便是有朝一日莱比锡红牛的一线队阵容中的大部分球员都出身自家青训。为了充实自家的青训梯队,最近RB莱比锡从柏林赫塔以及汉诺威96吸纳了多名小球员,这一行为显然会为他们招致新一轮的声讨。
不过在现如今的世界足坛,年轻球员改换门庭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且这种情况很难被禁止。像拜仁这种豪门球队的球迷自然不会因此抱怨什么,当拜仁主席鲁梅尼格抨击阿森纳主帅温格在法布雷加斯还是个孩子时就将其挖走的行为时,法国人强调当年拜仁将年仅17岁的巴拉圭前锋圣克鲁兹带到德国时使用的也是同一种伎俩。
(图)鲁梅尼格遭到了温格的反击
上述三个论点可以用来彻底翻转自两德统一以来东德人才大量涌向西德的情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前德国国家队前锋亚历山大-齐格勒(Alexander Zickler),他于1974年出生在东德,1992-93赛季,当时年仅18岁齐格勒进入了德累斯顿迪纳摩的一线队阵容。在两德实现统一后,像德累斯顿迪纳摩这样的前东德球队在西德球队面前丝毫没有竞争力。
在1991-92和1992-93赛季,德累斯顿仅仅是勉强保级,然而相比于西德球队,他们在财力上同样相形见绌。在1993年夏天,德累斯顿为了筹措资金,将19岁的齐格勒卖给了拜仁慕尼黑,转会费相当于现在不到120万欧元。当齐格勒转会至拜仁后,并没有马上占据主力位置,他先是在预备队锻炼了一个赛季并于第二个赛季进入了一线队。
实际上,德累斯顿无法像拜仁那样给齐格勒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必须投奔一支西德球队,这反映了我们刚才我们所说的那个事实——在以前,来自东德的足球人才总是流向西德。但得到红牛集团大力赞助的RB莱比锡却可以扭转这一态势。莱比锡是一座位于前东德的城市,并在柏林墙被推倒后得到了大笔用于基础建设的资金,在那之后莱比锡便成为了一座宜居城市。在强大的财力支持以及大力培养年轻球员的宗旨的指引下,RB莱比锡很可能不会重蹈25年前德累斯顿的覆辙——一个像齐格勒这样的天才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离开故土加盟一支西德球队。
(图)莱比锡红牛能凭借自身的影响力留住东德的足球人才
遗憾的是,如果任何来自东德的球队想要跻身德甲联赛并成为一支在顶级联赛中举足轻重的队伍,效仿RB莱比锡的做法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德累斯顿是有望晋级德甲的东德球队之一,但是他们很可能每个赛季都需要为了保级而拼尽全力。因为“50+1”政策制约了外国投资者出资赞助德国球队,但是与此同时,一支球队能从赞助商那里得到多少支持能够成为决定球队在联赛中最终排名的决定因素。
所以刚才我们所提及的观点能够解释为什么像德累斯顿这样的球队即便冲上德甲也必须面临重重困难的原因。
最近我深入了解了德国各大公司的盈利状况,虽然我无法得到最一手的信息,但我还是凭借一些文章归纳总结出了32家效益最好的德国公司,值得说明的是,没有一家公司坐落于前东德。即便是你参考2015和2016年的最新资料,我依然怀疑来自东德的公司能够跻身于这个榜单。如果你将这个范围扩大到100家,你或许会找到一些来自前东德的公司,但是我怀疑最多也就那么两三家罢了。
(图)分隔德国的“铁幕”——柏林墙
最近我找到并参考了一篇关于两德统一后原东德球队的糟糕现状的文章,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但是时至今日,原东德地区的经济以及企业依然无法同西德相提并论,而且失业率更是相当于西德的两倍。西德和东德,简直就是南北意大利的翻版——意大利北部工业高度发达,富饶并且现代化;然而南部却以农业为主,没落萧条。
就好比东德只有RB莱比锡以及德累斯顿两支具备一定实力的球队,意大利南部只有两支规模中等的球队能够同北方豪强们一掰手腕,他们分别是仅仅有实力占据积分榜中游的巴勒莫,以及有机会挑战意甲冠军头衔的那不勒斯,不过尽管如此,这两支球队还是分别处于意大利南部最大最发达的两座城市——巴勒莫以及那不勒斯。现在,足球运动已经变成了一项烧钱的运动,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你很难在足球世界中立足。
【结论】
总之,我能理解为什么德国球迷都不喜欢RB莱比锡。然而考虑到勒沃库森、沃尔夫斯堡和霍芬海姆的例子,我觉得球迷们对RB莱比锡的憎恶有些夸张了。你甚至不能将红牛收购SSV马尔克兰施泰特同当年米尔顿-凯恩斯收购温布尔登的行为相提并论——莱比锡与马尔克兰施泰特仅仅相距13公里,而米尔顿-凯恩斯同温布尔登之间足足相隔了105公里。
(图)莱比锡风光
SSV马尔克兰施泰特从2010-11赛季至今依然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参加德国第六级别的比赛,而且据报道,他们因为一纸授权许可证而收到了一份价值35万欧元的巨款。俱乐部发言人纳斯鲍姆先生表示,这笔钱能够使球队引进那些原本得不到的强援,而且在这笔投资的帮助下,球队顺利地从第六级别联赛晋升到第五级别联赛,距离俱乐部当初订下的进军第四级别联赛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而且马尔克兰施泰特依然可以在自己原先的主场比赛。随着RB莱比锡的崛起,拜仁慕尼黑或许可以从他们和多特蒙德身上感受到一些竞争的压力了。这对于德甲联赛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因为一支球队独大的局面势必将影响整个联赛的长期发展。如果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曼城和切尔西没有被金主收购并威胁到曼联对英超的统治的话,你很难想象到英超能发展到这种地步,而电视转播权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贵得离谱。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小球队若想和强队一较高下,除了引进外资别无其他途径可走,从1992年英超联赛和冠军联赛成立以来,事实已经无数次地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本文转载自懂球帝-@巴连达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容中的大部分球员都出身自家青训。为了充实自家的青训梯队,最近RB莱比锡从柏林赫塔以及汉诺威96吸纳了多名小球员,这一行为显然会为他们招致新一轮的声讨。不过在现如今的世界足坛,年轻球员改换门庭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且这种情况很难被禁止。像
德国足坛另一支传统强队多特蒙德在前任克洛普以及更强调技术足球的现任主帅图赫尔的调教下于国内和欧洲赛场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不过比起俱乐部来,德国国家队的表现则更加抢眼——从2006本土世界杯至今,德国国家队在欧洲杯以及世界杯上的表现大抵如
的原因在于这种行为违背了球队自然发展的规律,而且这种一夜暴富的方式造成了足球俱乐部在精神方面的堕落。但是如果人们坚持用这条理由反对RB莱比锡的话,那么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也不应该被特殊对待。首先是球队发展规律,这两家球队在1963年德
不是为了针对他们,这两支球队都曾经因为是公司员工组成的球队从而得以绕过“50+1”政策。而且我的态度是,不能因为之前有球队打破过这一规则就可以允许毫无原则般一次次地法外开恩,绝对不行。(图)法兰克福
的是,没有一家公司坐落于前东德。即便是你参考2015和2016年的最新资料,我依然怀疑来自东德的公司能够跻身于这个榜单。如果你将这个范围扩大到100家,你或许会找到一些来自前东德的公司,但是我怀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