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赛季的中超联赛已经战罢六轮,在今晚将会迎来第七轮的比赛,可以说目前赛程已经过去了五分之一。相比往年,本赛季中超联赛在开局阶段表现出来了更为残酷的群雄争霸的格局,与此同时新的外援以及U-23政策都给联赛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其中,首发与替补名单必须安排一名23岁以内的本土球员的规定,可以说直接拷问着中国足球的青训培养机制,有的球队完全已经实现了国内阵容的年轻化,而有些只能应付。
现象•U-23球员冰火两重天
前六轮中超比赛,可以说U-23球员的新政策确实让更多的本土年轻球员得到了在中超露脸的机会,并且这一政策让适龄年轻球员的价值瞬间增大,各支球队对于适龄球员的挖掘与培养也必须被提上日程。相比之下,16支中超球队对于U-23球员的使用却呈现着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前六轮,河南建业、广州富力、天津权健、贵州智诚、河北华夏幸福等球队几乎场场都有U-23适龄球员打满全场,而延边富德、上海上港等队,则早早就撤下小将。
具体到球员与个人来讲,广州富力的黄政宇、河南建业的胡靖航两人打满了前六轮比赛。同时贵州智诚的闵俊麟、河北华夏幸福的高准翼、天津权健的刘奕鸣、河南建业的钟晋宝的出场时间都在400分钟以上,可以说六场比赛下来都是各队实际意义上的绝对主力。重庆力帆的南松、北京国安的唐诗、长春亚泰的何超都有超过300分钟的上场时间,也可以说他们拿到首发名额以后也已经成为了球队战术体系中的一份子。
与此同时,上海上港、延边富德、天津泰达、辽宁宏运四支球队经常在上半场就早早换下U-23球员,基本处于一个应付政策的情况,虽然符合新政规则,但是确实意义不大。其中上海上港与延边富德连续刷新最快换下U-23球员的记录,可以说到了纯粹应付的境地。
展开全文
点将•已有人达到国脚水平
上述球队与球员之间的境遇差距,直接原因是因为球队内部年轻球员的实力问题,比如上海上港实力球员诸多,年轻队员和原来的主力队员之间的差别太大,所以只能尽可能多的使用当打之年的球员,就连在对阵鲁能时奉献绝杀的U23小将韦世豪都鲜有出场机会。再比如延边富德与辽宁宏运则是缺乏适龄球员的储备。而在新政方面游刃有余的几支球队,则大多数是因为自身的阵容已经到了新老交替必须使用年轻球员的地步,而且队内年轻球员与其他队员实力并不差,球队有理由给年轻人机会,比如建业。
当然还有因为自身实力确实已经足够打上主力的,这些球员深得球队主帅的赏识。比如河北华夏幸福的高准翼、广州富力的黄政宇、天津权健的刘奕鸣、河南建业的胡靖航,当然还有比如郑达伦、唐诗、钟晋宝等实力已经足够来在职业联赛有位置的球员。甚至可以说这里面有一些球员已经达到了目前的准国脚水平,比如高准翼这样的球员。应该说U-23新政彻底让这样的球员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春天,快速成才,快速成名。
问题•现实很残酷考验收效
但毕竟目前实力拔尖的还是少数,更多的队员拿到表现机会,纯粹是因为政策原因。各家俱乐部对待新政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一些教练员大胆开放,比如富力、建业、权健,对于年轻球员足够信任,年轻人很容易打出自信打出精彩的表现。还有一些对于使用年轻人存在忌惮,教练员也比较保守,比如广州恒大。还有比如山东鲁能、江苏苏宁这样的球队,主教练对于俱乐部的改造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阵容比较稳定,所以也不可能大刀阔斧。
表象之后的问题是,U-23新政对于年轻球员到底有多大作用,毋庸置疑的是更多原本不可能打上比赛的人成为首发,但是对他们来讲不少人是揠苗助长。同时俱乐部更加重视适龄球员的挖掘,但是本赛季适龄下赛季很可能就会过龄,一赛季能否让自身拥有真正的主力实力,这很难说,至少那些早早被换下的球员以及在替补名单上暗无天日的球员是不可能得到太大飞跃的。这就很可能导致,对于年轻人的培养急功近利,一波又一波犹如走马灯人亮相了却没多大亮点。
还有问题就是对于刚刚过了适龄阶段的球员,他们的生存空间被突然挤压。刘彬彬就是例子,原本在国家队都可以打主力的球员,现在只能在替补席上听从调配,但显然这一批球员才是中国男足未来一个阶段的主力框架,国家队不可能从蒿俊闵、冯潇霆、郑智这一波人直接跳到以目前U-23年龄段的球员为班底,这样是严重断档的事情,所以说残酷的现实都在拷问新政未来的效果。
思考•青训不是着急的事儿
说到底,足协出台这一项新政策目的很明确,就是在越来越功利的中超联赛里给年轻球员一个表演的机会,但这种尝试很可能因为自身的功利性陷入一个死循环。U-23年龄段已经不是足球运动员比赛感觉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好时机了,可以说这批球员已经不再是小将,没有足够实力通过竞争上位,如今因为政策得到机会,可能并不一定能够把握住这样的机遇。
青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惜足协出台这样的政策,也确实是无奈之举,再不给这批球员机会,他们很可能导致在五年十年以后中国球员无人可用,中国足球人才匮乏的现实逼得人必须着急,必须有“奇思妙想”,目前来看新政有利有弊,但是至少不应该被全盘否定。还有一句话讲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政的目的是让大家多用多培养年轻球员,而俱乐部的青训体系跟不上的话,也只能凑合应付,挖角,意义不大。
所以归根到底,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中超俱乐部的自身人才造血能力严重落后,除了山东鲁能之外,包括广州恒大在内各家俱乐部在人才培养上确实收效很少,至少说目前来看这几年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这时候也是一个关键期,已经开始行动了的俱乐部不能太功利,应该坚持,毕竟百年树人。而那些财力物力吃紧、青训体系荒芜的俱乐部,也应该看到这里面的市场和价值,长效收益或许会让未来的路走的更加顺利。
青训不是着急的事儿,在这里我们不对“偏方”做出好坏的评判,但我们知道有时候偏方确实能治病,但更多的时候,正规合理科学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办法才是正解。中国足球的人才之荒,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全社会都融入其中的青训体系,从校园到社区,足球成为兴趣、成为未来的从业可能,这才是出路。(搜狐体育独家稿件,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或许会让未来的路走的更加顺利。青训不是着急的事儿,在这里我们不对“偏方”做出好坏的评判,但我们知道有时候偏方确实能治病,但更多的时候,正规合理科学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办法才是正解。中国足
相比之下,16支中超球队对于U-23球员的使用却呈现着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前六轮,河南建业、广州富力、天津权健、贵州智诚、河北华夏幸福等球队几乎场场都有U-23适龄球员打满全场,而延边富德、上海上港等队,则早早就撤下小将。具体到球员与个人来讲,广州富力的黄政宇、河南建业的胡靖航两人打满了前六轮比赛
说目前来看这几年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这时候也是一个关键期,已经开始行动了的俱乐部不能太功利,应该坚持,毕竟百年树人。而那些财力物力吃紧、青训体系荒芜的俱乐部,也应该看到这里
幸福的高准翼、天津权健的刘奕鸣、河南建业的钟晋宝的出场时间都在400分钟以上,可以说六场比赛下来都是各队实际意义上的绝对主力。重庆力帆的南松、北京国安的唐诗、长春亚泰的何超都有超过300分钟的上场时间,也可以说他们拿到首发名额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