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从来都是奋进者前行的鼓点,逐梦者扬帆的号角。
时针即将指向2017年,世界第二的中国经济巨轮正在新方位上坚定地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安徽,这个有着近7000万人口,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上的大省,正在为这艘巨轮的乘风破浪积蓄着越来越强劲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份视察安徽时殷殷嘱托:“希望安徽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创造美好前景。 ”
牢记总书记嘱托,安徽正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全面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行动,探索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之路。
这是一条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不断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激发新动能之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居全国第六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国第八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传统的农业大省正在蝶变为新兴的工业大省。
这是一条把创新作为最根本的时代特征,以创新驱动发展,凭创新“调高星级”,用创新激发新动能之路: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七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居全国第九位,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创新成果“干货”不断涌现。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成为行动共识。
这是一条充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广聚资源,激发新动能之路:一体推进制造强省、科教大省、技工大省建设,构筑五大发展坚实支撑;把握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重要成员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配置要素资源;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广泛调动江淮儿女共建共享的智慧才干,汇聚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安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动能正加速迸发。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
适应新常态,孕育新动能
——经济运行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增速持续保持全国靠前,新兴力量对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升,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
在当今的中国经济版图上,“安徽板块”因增速持续居前、活力不断迸发、亮点频频闪现而受到关注,赢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赞誉。
“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趋好、活力增强。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六位;1月至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七位,前10个月的利润增幅居全国第四位;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国第三位。生产端、消费端同时活跃,改善了社会预期,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6月份以来连续处于扩张区间,市场主体信心走强。
新常态下,经济运行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立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坚持问题导向,铆定突出短板,精准施策发力,大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省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
速度变化见证新动能。
展开全文
2015年一季度以来,安徽生产总值连续7个季度的增速保持在8.6%至8.7%,与同期全国经济增速6.7%至7%的波幅相比更加平稳,并且增幅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速度“缓”了。从2004年至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曾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增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但持续的高速增长积累了煤炭钢铁等能源原材料产业产能过剩、部分产业项目重复建设、制造业总体竞争力不强、部分城市房地产库存高企等问题,终成拖累增长的“阿喀琉斯之踵”,出现了投入产出的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唯GDP增速”已经到了不可持续的阶段。增长速度的换挡,为调结构、转方式腾出了时间和空间,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速度“稳”了。在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安徽经济曾经很长时间遭遇“下得比别人快、上得比别人慢”的困扰。如今,在全国经济深度调整大背景下,安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与全国相比,令人振奋、给人信心。在新的发展阶段,安徽经济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已经逐步呈现出新动能持续释放,新增长极多元支撑的格局。
速度更可持续了。近几年一直保持全国靠前、中部领先的经济增速,是在全省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能源原材料产业遭遇严重产能过剩、一些优势制造业增长放缓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下取得的。电子信息、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异军突起,正在成为驱动增长的重要引擎。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得益于新动能的加速释放。
结构优化焕发新动能。
现代服务业一直是安徽产业结构的突出“短板”。但今年以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第二产业,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变化,也是多年来未曾有过的经济变局。
现代服务业是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沃土,是推动制造业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力量。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一举提升2个百分点至4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1%,高于第二产业3.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逆袭”,是安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演化的重要体现。
与这一趋势相适应,制造业转型稳步推进,创新型企业、中高端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增强,汽车、家电、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四大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在第三季度就提升了2个百分点以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动力转换彰显新动能。
1905年,瑞士工程师比希发明了涡轮增压器,可以使发动机在更低能耗下产生更强动力。如今的安徽经济增长,新产业、新业态、新企业、新产品就发挥着“涡轮增压”的作用。这些新兴力量资源能源消耗更低,但质量效益更高,增长的爆发力更强,突出体现为在产业结构中比重不断提高,对增长贡献率迅速提升,并且在持续的高位增速基础上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统计部门发布的月度经济数据,直观而清晰地展现着这种陡峭凌厉的“上攻态势”:从新产业来看,11月份,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10月份的52.2%提高到64.1%,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由10月份的71.1%提高到89.1%。服务业中的网络零售业销售额在近年来一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同比再度增长63.7%。从新企业来看,今年以来新建成的9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拉升2.1个百分点,比10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从新产品来看,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2.8%,锂电池增长3.2倍,工业机器人增长44.8%,智能手机增长9.6倍,光纤增长58%。
经济新常态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稳,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需要新动能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
从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一种“玻璃穹顶”现象: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左右时,很多经济体就会陷入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升反降的“陷阱”中,难以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2015年,安徽人均GDP为5779美元,必须对这种现象给予高度关注。这一“陷阱”的根源就在于,面对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的新变化,过去所依赖的发展路径走不通了,新的发展路径又没有找到,发展被锁死。突破“穹顶”,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必须持续激发新的发展动能。
从国内区域经济的竞合态势来看,沪苏浙等长三角先发地区率先转变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上先行一步,经济运行速度更稳、质量更优、效益更高,正在迈向高收入发展阶段。部分中西部省份也紧扣创新和升级的时代主题,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面起跑在先,增长明显提速,后劲不断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持续发力、不断激发新的发展动能,才不会在新一轮发展中失速、失位,最终失去战略机遇。
从安徽经济自身“短板”来看,新兴产业规模不大、走势波动,制造业实力不强、竞争优势不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走势分化,县域经济增势有所放缓;制约和影响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本破除,民间投资增长有所回落。坚持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通过激发新动能加快补短板,通过补短板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动能,才能促进经济更加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进,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促进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更需要瞄准关键领域,持续发动新引擎,释放新动能,壮大生力军。
综合实力上求进。安徽是一个发展中省份,发展不足是最大的省情,发展是必须牢牢扭住的第一要务,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是并行不悖的着力重点。没有总量的持续扩大,提升质量就是无源之水;没有质量的提升,总量的扩大也会难以为继。唯有奋力推动主要指标增幅和质量效益持续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才能力争使全省生产总值早日迈上4万亿元的新台阶。
创新能力上求进。 2015年安徽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和日韩等国这一比重大多在3%以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研发能力、技术储备和转化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项目建设的一大瓶颈,也是民间投资下滑的重要原因。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真正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关键跨越。
改革攻坚上求进。市场主体数量、规模和竞争力上的差距,是安徽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的突出差距。2015年,安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仅相当于江苏的37%,浙江的45%。这就要求统筹推进、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用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发展壮大的信心,用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来催生更加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践行新理念,厚植新动能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五大发展行动,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实干的遵循。理念不会自动变成现实,唯有积极行动、崇尚实干,切实把发展着力点转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上来,新理念开出的“药方”才能真正固本培元,厚植发展新动能,实现发展新突破。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牵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期限不断被缩短。如今,量子通信、人工智能、3D打印、VR等重大技术,都是实验室、中试基地、生产车间直接“贯通”,一手研发、一手转化,研发创造应用、应用完善研发。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纽带越系越紧,成果转化的“引擎”越转越快。
经济学家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存在“溢出效应”和“互补效应”,新知识、新技术、新产业之间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圈,正是一些后发经济体跨越赶超、后来居上之道。
通过构建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体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安徽正在着力营建更加良好的创新生态。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太赫兹芯片、离子医学、燃气轮机等一批未来型产业正在由“种子期”步入“成长期”,有望在新一轮产业创新中抢占更多制高点、赢得更大主动权。
实施创新发展行动,着眼于提高创新驱动力,安徽正在以更大力度和气魄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新形势下,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进而实现高水平发展。从全省发展全局来看,皖北、县域和农村地区都是突出的发展短板。从方法论上说,协调发展就是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从发展路径看,协调发展更要突出核心引领、板块联动、圈带互动、多点支撑,既着力构筑多极发力、协调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又注重激发各地竞相发展、特色发展的新动能。
安徽和江苏两省几乎在同一时期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绩单却不尽相同。皖北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苏北相比总体上还有较大差距,仍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短板,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没有选准突破口。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成为重要的战略突破口,是全省协调发展的引领工程。这就要求立足沿淮和皖北地区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多出关键性实招,打出开创性“组合拳”。秸秆是皖北最常见的资源,但一直未得到充分、合理、高效利用。如今,国内外秸秆利用技术更加多样、更加成熟,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熟项目,大力发展以秸秆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新型现代环保产业,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园区,是振兴皖北切实可行、前景可期的战术突破点。
实施协调发展行动,着眼于增强发展协调性,安徽正在强化与沪苏浙联动发展,统筹推进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四化”协调先行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加快建成城乡区域一体发展新体系。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既要求在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上下足功夫,从而为低碳循环、绿色环保型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来发展良机。同时,更以其独特的稀缺性、不可移动、难以复制等突出特点,为培育壮大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出全新的空间。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皖南山区,当地村民将山泉水引入自家门口的养鱼池,出产的“泉水鱼”售价比同类鱼的市场价高出10倍,却销路不愁。绿色的无形价值正在持续“增值”,绿色经济正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日益强劲的新动能。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着眼于提高生态竞争力,安徽坚持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生态为基,制度先行,正在大力实施“皖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黄山国家公园、大别山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开放发展,是一条将后发优势转化成发展动力的行之有效的路径。上世纪后半叶,东亚国家凭借人口红利、后发优势等形成的比较优势,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相互引领、交互促进的“雁阵模式”,成功实现经济腾飞。新常态下,我国的要素成本、人口红利等优势正在淡出,新一轮的开放发展正在呈现出全新的特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进制度创新,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集聚创新人才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用人才优势锻造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重视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构筑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软硬件支撑体系。
安徽是发展中省份,区位、成本、劳动资源等综合优势仍然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从2011年至201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66.3亿美元倍增至136.2亿美元。但与此同时,更要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培育制度优势,释放制度红利,才能登上更高水平的“开放舞台”。当前,亟须强化长三角成员意识,全面对标长三角,全方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社会管理互通互认的联动发展机制,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共同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站在与长三角等高对接的大平台上,才能真正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广泛集聚发展要素,蓄积新的发展动能。
实施开放发展行动,着眼于扩大经济开放度,安徽正在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建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共享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如果只盯着经济数据涨落,忽视民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多少,就会透支社会发展潜力,发展也终将难以持续。在安徽,生活着50%以上人口的皖北地区、集聚着70%左右人口的县域,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全面增进民生福祉任务艰巨。独特的省情,决定着必须始终把共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新常态下,百姓追求的不仅是吃饱穿暖,更渴望活出高质量、挺起精气神;不仅在乎看得见的好处,更期盼公平的社会环境、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7000万人口的大省,这是最值得珍视的无穷力量,必须始终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最大程度激发民力,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3.96万户,平均每天新增1600多家新企业、新商户、新经营主体。每个人追梦“小目标”的点滴能量,正在积涓成流,汇聚成内生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实施共享发展行动,着眼于增进群众获得感,安徽正在狠抓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增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成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是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安徽方案”,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体现了鲜明清晰的目标导向,必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厚植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聚焦新主线,发力新动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开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
就安徽经济来说,发展不足、不优、不平衡,表面上是总量上的不足,深层次的差距还在于供给侧。总量居中、人均靠后,一直是安徽经济的“痛点”。其中一大重要根源在于,安徽全员劳动生产率一直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50862元/人,全国平均为76978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6%。全员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是衡量人均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化解这一“痛点”,可以从“分子”着手,扩大生产能力,做大总量规模;也可以从“分母”着手,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劳动人口的边际产出效率,创造更大的“索洛余量”,推动经济发展进步。过去,第一种方法是各地的“偏好”,但一味追求总量扩张,并不能从根本上“强身健体”,反而会带来“虚胖”风险,导致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以煤炭钢铁行业为例,近年来,安徽顺利建成两淮亿吨级煤炭基地,马钢也进入千万吨级大钢企行列。但人均产出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这一“痼疾”并未根治。2014年,我国煤炭企业人均年产量为630吨左右,安徽只有淮南矿业集团超过这一水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人均1万吨。马钢股份今年的人均钢产量预计为561吨,目前国际上的标准是人均1000吨以上,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已经达到人均1500吨。生产效率不高,势必导致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经营风险凸显。 2015年底,煤炭价格处于低谷时,省内煤炭企业吨煤生产成本与售价严重倒挂,每生产一吨煤平均要亏损150元以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显然是对准了经济运行的“病灶”,实行的是精准的“靶向治疗”。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今年内退出了420万吨过剩产能、妥善安置1.1万名职工后,减量增效可谓“立竿见影”:1月至10月,在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吨煤生产成本下降71元,一举减亏增盈26亿元,迸发出脱困升级的新动能。
在逐步理顺行业供求关系的同时,更为根本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让政府和企业的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调结构也是稳增长,把扩大有效投入与推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向推进,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才能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企业则从过去更多瞄准产量、紧盯销售收入转向更加关注精干高效,致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供给体系的源头是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就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石。提高供给质量,必然要求安徽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安徽具有发展制造业的“优良基因”,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成为备受关注的“轻工大省”,诞生过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如今更是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装备的制造基地。在当今风起云涌的需求升级态势下,提高制造业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既是制造强省建设的“初心”所在,更应当成为最终目的。
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路径在于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同时,更要把握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制造业升级大势,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一批驰名国内外的优势制造业基地,真正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打响“安徽制造”品牌。目前,安徽正在重点推进智能语音、航空发动机、微小型燃气轮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中国声谷”、电子信息“屏—芯—终端”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目标就是努力建成10个左右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供给适应需求,也能创造需求。这就要求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通过开创性、领跑型的技术和产业创新,创造全新体验,激活潜在需求,引领需求升级。安徽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围绕产业升级配置创新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生产力,是“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原则。其背后的深刻机理,正在于探索一条产业升级与需求升级相互促进、相互引领的产业创新之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同样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安徽在“全创改”试点中,整体推进76项创新改革,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分配,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创新、实施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普惠性财税政策等很多以往“议而不决”的方面,都进行了突破性的制度设计。改革的整体推进、重点攻坚,重要的导向和目的就在于,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潜在经济增长率,就是一个区域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可以将之视作一种理论上的“最佳发展状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就一定能不断激发安徽经济新动能,努力实现发展的“最佳状态”,真正在新常态下的全国发展方阵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017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安徽接力奋进的发令枪即将击发。新动能在孕育,新动能在厚植,新动能在发力,加速崛起闯出新路大有可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前景可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市场主体数量、规模和竞争力上的差距,是安徽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的突出差距。2015年,安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仅相当于江苏的37%,浙江的45%。这就要求统筹推进、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用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来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