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又是一个四年。世界杯,再临。
对于足球游戏爱好者而言,世界杯是一种别样的节日,因为有些东西只看球赛不玩游戏是体会不到的——这和我们玩游戏时经常要依靠看球赛来找点灵感倒是一样。
不知是几月开始的一股风潮,似乎今年特别流行怀旧,或者说某些怀旧的题材已经达到了足以触动我们这代人的时候。
转瞬之间,又是一个四年。世界杯,再临。
对于足球游戏爱好者而言,世界杯是一种别样的节日,因为有些东西只看球赛不玩游戏是体会不到的——这和我们玩游戏时经常要依靠看球赛来找点灵感倒是一样。
不知是几月开始的一股风潮,似乎今年特别流行怀旧,或者说某些怀旧的题材已经达到了足以触动我们这代人的时候。
回到原点,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次,我们索性跳回到20多年前的那个夏天,伴随着我们热爱的《实况足球》一路来看看这游戏与现实的交相辉映吧。
※《实况足球》:简称为《WE》,即《世界足球 胜利十一人(Winning Eleven)》的缩写。
※《实况足球》:简称为《WE》,即《世界足球 胜利十一人(Winning Eleven)》的缩写。
在万物初开的混沌中寻找我们最初的快乐和崇拜
展开全文
Konami在1995年发售的这款游戏,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是正统的“《实况》系列”,姑且放在引言里聊聊吧。
相信这款作品是国内玩家开始接触足球游戏之初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代,每每于课间约上要好的同学凑份子玩。关于它的记忆人们是深刻的,尤其是游戏中蓝衣军团那个留着马尾辫的男人,我们不需要读懂那些已经严重扭曲了发音的片假名,只需要记住,这是巴乔,这是意大利,已经足够了。
《完美十一人》的画面,蓝色的巴乔与意大利历历在目。
游戏独创了“挑战模式”,这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在之后的很多年,我们都未曾在其他足球游戏中看到过类似的任务模式。在“挑战模式”中玩家压力极大,特别是那些历史上的经典战役重现,你被要求在最后时刻连进两球反超比分的时候,堪称地狱级难度。
中国队在90年代标志性的4-4-2
当年SFC的画面只能在一些朦胧的像素中让我们发现球星,然而已经足够。它是我们真正的足球游戏启蒙者。
一、原点——《实况足球1》
也许只有回到原点才能找到最初的感动
《实况足球》,其实它的全称应该是《世界足球 胜利十一人(World Soccer Winning Eleven)》,更多的朋友现在喜欢把它简称为《WE1》,它就是为整个系列奠定足球游戏殿堂地位的原点。
和第一届世界杯一样,原点的《WE》同样显得稚嫩无比。无论系统还是画面都无法吊起太多人的兴趣,但它和世界杯的原点一样带给我们的是纯粹的快乐,足球游戏史上第一次引入的△键传空档设置是从来没有过的尝试,它获得了成功,很多快乐——或者说是快感无疑都来自于这轻轻的一传。
《WE》初代的游戏画面,粗糙的建模与突兀的多边形虽然在今天看来难以忍受,但在当年却开了电视游戏足球3
1996年3月15日这天,日本人似乎还没有看到法国世界杯在向他们招手,不过《WE》的发售给他们带来了另外一种体验足球的方式并延续至今,同步解说的“黑科技”更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正如第一届的世界杯,球员不会去关心电视的转播或者诸如俱乐部的问题,甚至不需要为了奖金而担忧,那时的足球还没有如今的条件,很多球员甚至还在做着兼职。所以那种至少在当时看来是全新感受的3D画面已经算是玩家的莫大享受了,虽然这种享受今天我们在模拟器上依然无福消受。但要承认至少在日本,乐在其中的人绝非少数。
中国队也在《WE》初代中登场,能力尚可。
而在一海之隔的中国,此时的PS还是个希罕物,那个时候的主流是“土星(SS)”,笔者偶然的接触注定了后来的追捧,相信大多数《WE》死忠走的也是同一条路。机房这个游戏平民化的产物是我们的依托,其实和街头足球何尝不是一个概念。
二、奔放——《实况97(实况2)》、《实况3》、《实况3FV》
足球是奔放的,人们喜欢以这样的竞技形式来代替战争
把这三作放在一起回顾,很大程度上源自从《WE》初代开始的原点到之后三作的发展,以及这一时期世界杯与世界足坛重建过程的契合。
《WE97》中的马尔蒂尼,面部几乎模糊成一团……
这是“《实况》系列”走向第一次辉煌的过程,和同时期的世界足球比较,至少有两点是相似的:第一是疯狂的进球,注重战术是系列之初的关键,但是因为设计师过于追求流畅的配合,传接后的突破和进球变得相当容易,特别是《WE3》算是进球最疯狂的系列一作了。
到了《WE3》中,球员的建模明显得到了大幅改良。
其二是东欧球队的抬头,1994年世界杯后,日本国内充斥着对巴西技术流足球的推崇,而KCET此时祭出的是整体足球的概念,于是兼具整体和技术的东欧足球在WE的初代几作中都有着不俗的能力,比如《WE3FV》里那个速度9的克罗地亚后卫贾尔尼和射门9的保加利亚射手斯托伊奇科夫。
《WE3》无疑是系列史上最注重速度的一作,当时的巴西队与罗纳尔多无人可挡。
和年代久远的足球一样,年代久远的足球游戏在球员的位置上同样没有一个规范的概念,即便是以整体著称的WE也是如此。在那时,玩家们常用的巴西前锋线是罗纳尔多和卡洛斯,因为他们都是速度9——速度在当时的游戏里是绝对的实力,所以《WE3》的日本队因为有了速度9的冈野雅行后显然比《WE3FV》强。
与1998世界杯同步更新的数据资料
当然,所有的重点都还在巴西,法国即便在世界杯后也还未成气候,游戏中的他们还使用着451的保守阵形,这与三前锋挂帅的精神是不相符的,亨利只有可怜的速度8、射门7。不过无法否认,《WE3》是系列中第一款风靡世界的经典,75万套的销量为整个实况家族带来了第一炮开门红。
三、变革——《实况足球4》
奠定未来的变革永远伴随着阵痛
《WE4》对于系列的意义不胜言表,但最关键的是它为今后的系列创造了一个基础的模板。“大师联赛(Master League)”的出现将游戏的内涵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些看似艰深的系统都成为日后《WE》赖以成功的关键。
系列首次引入片头CG,获得好评如潮。
球员的数值与球队的整体战术被空前地进行了强调。是的,《WE4》的控球是晦涩的,《WE4》的进攻并不令人愉快,但是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从某种意义来说,《WE4》的巴西队确实和1994年的冠军一样都是最欧洲化的巴西。
相对于《WE3》而言,《WE4》中对于盘带的操控显得尤为困难,在射门力度的掌控上亦同样令老玩家们很不适应。这在当时甚至引起了一片“扔掉《WE4》,拾起《WE3》!”的呼声。
1994年世界杯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时中日两国的职业足球都开始起步,中国人聘请了外教施拉普纳,而日本人迎来了更多的外国球星。中国和日本足球走上了不同的两条道路,日本人愿意把他们的职业改革称为“足球的明治维新”,但那时的日本依然对中国足球推崇有加,当他们制定了2050年夺取世界杯计划的时候依然认为中国队的希望更大。依稀记得那时的甲A联赛还有日本球员倒贴来学习。在《WE4》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队的身影。
首度引入的“大师联赛”日后成为了系列最大的卖点之一。由于未能取得授权,这些俱乐部球队只能用其他的名字来代替,图中的阿森纳队被命名为“LONDON”就是个典例。
同时,那一作的《WE》有一支值得所有人怀念的中国队,至少在东亚四强赛上中国2∶0击败日本后,日本人对中国足球的敬意依旧,所以游戏中才出现了那支由黎兵、姚夏和高峰组成的犀利锋线。
四、冷门——《实况2000 U23》、《实况2002》
冷门就是一场弱队抗衡强队的神话
在PS时代实况足球的大幕即将拉下的时候,Konami带给了我们惊喜。伴随着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杯热潮发售的这两作在球队的平衡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制作者似乎在向我们传达一种声音:依靠自己的操作去赢得比赛才是好的足球游戏,游戏中球队本身的能力并不重要。
《WE2002》只是《WE2000》的加强版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这个时期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无疑就是所谓的“二过一BUG”,很多人把它列为禁招。但是正如韩国队能够在争议中进军四强一样,没人能够阻止依靠这招在对战中去获取胜利的人。这是游戏历代中亚洲球队整体实力和欧美强队最接近的一代,这种接近不是靠《WE4》让很多令人难以忍受的生硬操作来完成,而是依靠对足球运动的特殊理解。
《WE2000》中的“二过一”强大到了近乎无耻的地步,用BUG来形容实不为过。
由于制作组对于能力的细化还不够得体,所以譬如日本队有中村这样弧度18的球员,有中田那样传球18的球员,如此和其他强队的差距就不再明显。《WE2000》和《WE2002》一样孕育了创造冷门的土壤。
五、CG——《实况5》、《实况5FE》、《实况6》
当CG进入足球游戏,我们的记忆愈发清晰明亮。
在PS2平台刚刚发售后的一段时间,初次登陆新平台的《WE》也在进行着摸索。
作为128位主机上的第一作实况,《WE5》的意义不言而喻。
无论代言人的出现还是画面的提高抑或系统的细化都在为之努力,就游戏的风格与世界杯的风格来看,这三作代表着系列的高度逐渐得以提升,相对于《WE4》来说,它没有太多的系统进化,但是在对足球的理解上,则是一种复苏,一种对精彩比赛的诉求和对新平台的热情孕育了这些作品。
《WE5FE》片头CG的经典程度足以打满分。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作品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闪光点大多只剩下片头CG,但却是永世难忘的。
《WE6》相较《WE5》精细了许多,但没有太大突破,反而是片头CG《We'll rock you》令人印象更为深刻。
六、个性——《实况足球6FE》
《实况6FE》的进球是张扬的,就如1986年的马拉多纳一般张扬。
纵观实况的历史,只有《WE6FE》拥有这样的感觉,单论个人突破或许PS时代的实况更有说服力,然而PS时代的突破太过单调,甚至有些教科书式的程式化,这不是张扬,反而有些死板。
明星球员一旦在游戏中发起飚来,后卫很难防住,齐达内就是个例子。
那时的《WE6FE》还没有加入横行微移这样的动作,但它并不缺乏华丽,亨利就如同1986年的马拉多纳一样无人能够阻挡,能阻挡他的只有他自己的状态,国内的电子竞技也在《WE6FE》接近尾声时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就如同那年夏天特有的炙热一样,激情被燃烧到了顶点。
我们能够在电子竞技赛场上看到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亨利做着1986年和1990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做过的事情。《WE6FE》的片头CG也很好地向人们诠释着属于这一作的足球理念,博格坎普的灵光一现尤其让人们记忆深刻。记得2002年世界杯期间,国内甚至有无数家电视专柜在以这段CG推销他们的商品。而且,在《WE7》发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仍然不能适应,在他们看来,足球就应该是《WE6FE》那样,没有比那更性感的足球游戏了。
七、集体——《实况7》、《实况7I》
足球是十一个人的运动,一定要相信集体的力量。
《WE7》、《WE7I》在PS2时代至少算是较好地诠释了整体足球的作品,他的前作《WE6FE》对于个人能力的推崇到了一个极至,于是便有了《WE7》的改良。
片头CG中那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切配合无疑在暗示着系统变革的主题
正如宣传的那样,这是一款更加注重技战术和整体足球概念的作品,传接球的变化,裁判对尺度的把握都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游戏中依靠个人的时代结束了,系统逼迫我们去寻求更美妙的配合与传切,久而久之,我们开始适应这一切。
像因扎吉这种机会型前锋在《WE7》里相当吃得开。
其实,系列到了7代的这两作是平衡做得相对较好的,虽然不乏玩家们的口诛笔伐,但当我们回过头来时还是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它与那个黄金时代是契合的,因为它体现了十一个人的足球,一个激情与激情对撞的时代,一款整体与个体结合的游戏,两者相得益彰。
若是在以往的系列中,这样一员绝对主力的下场无疑是给队伍宣判了死刑,但在《WE7》里我们却不必过虑。
《WE7》带给了我们一个激情四射的巴西,他拥有三R的锋线。而法国依然有它强大的中场和灵巧的亨利,意大利的防线一如既往地又被一群防守数值顶天的妖人把持……《WE7》不是完美的,正如那个时代的世界杯充满了遗憾一样,但是它能带给我们快乐。足球之美在这款游戏中和那个时代如此相似,这种感觉伴随着国内电子竞技的第一个高潮来得如此强烈,每一个经历过那段灿烂日子的实况玩家都会记得。
八、影响——《实况8》、《实况8LE》
其实真正玩过足球游戏的人都知道,太过真实的细节影响并不见得能获得快乐。
之所以拿《WE8》和《WE8LE》来说事,是因为这两款作品中最吸引人——或者说最大的特点在于从此开始影响游戏之细节要素的海量增加。
艾马尔在片头CG里漂亮的假动作过人令所有阿根廷球迷记忆犹新
从《WE7》开始,这个系列似乎一时找不到像《WE4》的大师联赛模式一样的东西来吸引我们,于是不断地放出可以自行控制的要素成了一个定式。从球员的移籍到裁判的判罚尺度甚至观众的助威,虽然在所有足球游戏中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但是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一款受到欢迎的足球游戏在步入它的瓶颈时期后一种颇为无奈的变化,至少在每作的变化中,对于场外要素的影响性绝对不是一款优秀的足球游戏应该重点着手的地方。
而且,《WE8》与《WE8LE》的推出间隔实在太近,整个系列不免陷入了一个急功近利快速推陈出新的怪圈,但在整体素质上并没有多少改良提升,着实令粉丝们有些失望。也许是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实况》系列”从此取消了一贯的“最终版“、”国际版“、”进化版“等DLC策略。不过,《WE8LE》对于网络对战的初探倒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WE8LE》的网络对战模式勉强算是游戏最大的亮点。
九、暴力——《实况足球9》
球场暴力也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真实的足球游戏同样不会放过这样的题材。
严格意义上说,《WE9》体现的暴力更多在于对裁判判罚尺度的问题。由于裁判过于“严苛”的判罚尺度,稍微强烈一点的身体接触在游戏中都是不可原谅的,一场比赛虽然没有到红黄牌满天飞的地步,但是连续的比赛中断往往让人头痛。
在《WE9》中,双方球员稍有身体接触便会使比赛中断,吃牌更是家常便饭。
有人说,因为PSP操作感不佳的原因,配合PSP版《WE》发售的《WE9》有故意增加定位球加以“配合”的嫌疑,笔者对于这种半开玩笑的说法倒是权作一笑。不过,过分追求整体和战术的严谨性并强调阵形、球员的紧密联系,然后以增加犯规的判罚来平衡可能出现的阵形漏洞来达到貌似合理的战术性,也许KCET的各位制作人们就是这样想的也说不定吧。
总之,世界杯上的球场暴力和《WE》的并不完全一样。可以这样说,世界杯的暴力属于球员,而《WE9》的暴力属于裁判和系统。我们不愿意以牺牲比赛的流畅性来达到体现战术性的快感,就如同我们不愿以一场精彩的真人格斗来代替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一样。2002年的争议黑马韩国有理由代替他们北方的同胞扛起亚洲足球的大旗,这得益于他们的体力,当然裁判的判罚对于弱队会有很多帮助。
其实,经历了《WE9》的调剂,当《WE10》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种流畅得非常舒服的感觉,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策略”吧。
十、进攻——《实况足球10》
——虽然世界杯从来不缺观众,但更多的进球显然对球迷不是坏事。
2006世界杯前突然发售的《WE10》搭上的无疑是一班顺风车,发售前的广告将本作塑造成了攻势足球的极致,无论射门的成功率、速度,盘带的重视乃至整体传切的流畅。它没有让我们失望——正如本届世界杯开幕赛俄罗斯5:0血洗沙特同样没有让我们失望一样。
颇具艺术感的片头CG。
攻势足球给参加德国世界杯的球队打上深深烙印的同时也给《WE》打上了记号,《WE10》也是那种一不留神就会丢球的游戏。个人和整体的结合再次成为主流并在游戏中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我们带球时甚至能找到《WE6FE》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觉,飘逸的传球已经变得司空见惯,虽然撕破防线后的得分并没有想象的高,但好看的足球就是如此,不见得打得好看就一定赢。《WE10》似乎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
进攻,进攻,再进攻!这才是《WE10》的特色!
中国队消失了,大概是因为亚洲区预选赛小组没有出线的缘故,也或许是澳大利亚的加入。不过中国玩家对游戏的关注依然存在,这和世界杯上的中国观众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换成了另外一群人。这群人是DIYer,在《WE10》发售两天后,汉化菜单已经问世,后来又加入了全文本汉化及王涛解说语音。虽然没有了中国队的《WE》其汉化未免有些悲壮,但是它的意义在于告诉所有人:中国人没有被遗忘。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一群伴随着实况成长起来的小伙子会重新站在世界杯的赛场上。
“汉化”无疑是为国内实况玩家所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
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后记】
之后,《实况足球》统一更名为国际版名称“PES(职业进化足球)”,并以年货的姿态一年推出一部,乃至中间和FIFA系列相爱相杀的过程,大家也都知道了。本文怀旧篇幅有限,这里不多赘述。
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像我一样的实况老玩家,即使在实况系列已经日暮西下的今天,即使在实况早已失去世界杯乃至欧冠版权的今天,即使在踢实况已经被人嘲笑“过时”、“老古董”的今天,依然在固执地拿着手柄只为追一个童年的实况梦。
但我知道,我们不是孤独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WE10》似乎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进攻,进攻,再进攻!这才是《WE10》的特色!中国队消失了,大概是因为亚洲区预选赛小组没有出线的缘故,也或许是澳大利亚的加入。不过中国玩家对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