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书名:亲爱的张枣
作者:宋琳 柏桦 编
出版: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张枣,湖南长沙人。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以一首《镜中》闻名。2010年3月8日因肺癌逝世。自从诗人张枣去世以来,最悲伤的除了亲人当属诗界朋友。各地自发的悼念活动络绎不绝,无不叹息他的早逝,激赏他的天才,外人或谓其影响程度为海子之后所未有。张枣是当代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英年早逝,是当代诗坛的损失,也是一件让他的朋友和他的读者扼腕叹息的事。本书就是他的朋友的怀念集,以诗的形式、以回忆和书评的形式。
《亲爱的张枣》是诗界朋友对诗人张枣的怀念集,以诗的形式、以回忆和书评的形式,还原了一个天才诗人魅力四射的形象,以及诗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知音传统在当代的延续。
2010年,诗人张枣因病逝世于德国。2015年是诗人逝世五周年,值此之际,《亲爱的张枣》再版既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满足读者对本书热情的吁求。在增添诗文的基础上,不少作者也对初版原文进行了认真修改,以作心香之祭。
诗歌部分选用柏桦、于坚、蓝蓝、南方、朱朱、傅维等13位诗人的怀念诗作各一首,算作心香之祭;回忆与评论部分包括柏桦、陈东东、北岛等人对张枣的生平追忆与诗歌评论,还原了种种场景、细节、内心感应、兄弟戚戚的侠骨柔肠、一些珍贵的场合与瞬间等等…………柏桦的《张枣》、陈东东的《亲爱的张枣》、北岛的《悲情往事》、傅维的《美丽如一个智慧——忆枣哥》、宋琳的《精灵的名字——论张枣》、颜炼军的《鹤之眼》等文章。
作者简介
宋琳:1959年生于福建厦门,祖籍宁德。1983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移居法国,曾就读于巴黎第七大学远东系,先后在新加坡、阿根廷居留。2003年以来受聘于国内几所大学执教。目前专事写作与绘画。 著有诗集《城市人》(合集)、《门厅》、《断片与骊歌》、《城墙与落日》、《雪夜访戴》(即出);随笔集《对移动冰川的不断接近》、《俄尔甫斯回头》;编有诗选《空白练习曲》(合作)。《今天》文学杂志的诗歌编辑。曾获得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奖、《上海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等。在北京、南京、重庆、青岛、福州、台北等地参加过多次诗人艺术展。
展开全文
柏桦:1956年1月,生于重庆,教授,著名诗人,兼任成都市作协副主席。1979年始从事诗歌、随笔创作、文学批评及英美文学翻译活动,陆续在国内外刊物上大量发表作品,并在《南方都市报》等全国许多报纸上开写专栏。主要从事诗歌批评及诗歌理论、海外汉学研究,2006年荣获西南交通大学黄袁教职工创新奖,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著作有诗集《表达》、《往事》、长篇随笔《去见梁宗岱》、回忆录《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等,近年来在《今天》《世界文学》《名作欣赏》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有:《非非主义的终结》、《中国人的理想与日常生活》、《对失去汉学中心的焦虑》、《回忆:一个时代的翻译和写作》、《从主体到身体——关于当代诗歌写作的一种倾向性》、《早期地下文学场域中的传奇与占位考察:贵州和北京》、《心灵与背景:共同主题下的影响——论帕斯捷尔纳克对王家新的唤醒》、《〈望海潮〉里梦杭州》、《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波德莱尔在中国》、《读兼谈诗歌中的地名》等。专著有:《原来唐诗可以这样读》、《毛泽东诗词全集(91首)全译全析》、《论叶芝》(翻译)、《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今天的激情——柏桦十年文选》等。
编辑推荐
“甜”,是诗人张枣一生的关键词。从他的名字开始,“枣,会越来越红,越来越甜”;到他从古老的韵府中调配出的新奇文字,写就的繁复典丽的诗行,“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直至他复杂而又单纯的人生。
这种“甜”,也贯穿于《亲爱的张枣》这本书中。柏桦、宋琳、陈东东、北岛等张枣的生前好友的怀念文章,携带着不曾消褪的友情的温度,追忆了张枣的一生,深入探讨了其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时再现了八九十年代间的诗歌岁月,那时,他们彻夜畅谈文学与艺术,崇高与理想…………
这似乎证明了布罗茨基说过一句话:“诗人之死”听起来比“诗人之生”更为具体。“诗人之死”固然与一切有死者一样是不可转让的,然而在缅怀中,人们往往发现死亡并没有使一切终结,某种东西逸出了时间之外,歌者看不见了,歌声却更加清晰、动人、不绝如缕。
就像狄兰·托马斯写的那样——美的心灵到处都有见证人。通过这本书,我们同样得以见证张枣的诗歌与心灵。
★宋琳、柏桦等11位张枣的友人所写的纪念张枣的回忆性散文、13首诗作;30张珍贵历史照片与手稿。体例最接近于回忆录,他人的追忆与品评还原了一个诗人的形象——天才、激越、智慧、魅力四射。
★文章深切追忆诗人张枣的创作生涯,以及与友人交往的日常点滴,还原了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现场,反映了当代诗歌的诸多面相,而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诗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知音”传统,更是令人喟叹,感人至深。
★“张枣无疑是中国当代诗歌的奇才。他对语言本身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写了不少极端的试验性之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无论如何,他对汉语现代诗歌有着特殊的贡献。他以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深入把握,反观并参悟博大精深的东方审美体系。他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新的张力和熔点。”这是著名诗人北岛对张枣的评价。诗人柏桦说:“优雅、唯美、繁复是张枣的诗歌区别于海子、顾城的最大特征。”
第2页 :目录
目录
初版序:缘起
宋琳
15 再版弁言
第一部分 回忆与评论 / 1
3 张枣
柏桦
44 “ 我要衔接过去一个人的梦”
陈东东
99 悲情往事
北岛
103 美丽如一个智慧
傅维
133 诗人的着魔与谶
钟鸣
155 精灵的名字
宋琳
198 鹤之眼
颜炼军
211 故园落梅忆张枣
郑单衣
219 死是一件真事情
卫明
228 抵抗流亡
敬文东
244 张枣:这必死的测量员
张光昕
第二部分 悼念诗 / 265
253 忆江南
柏桦
255 弥留
宋琳
259 过海
陈东东
262 八月的燕子
胡冬
264 隐形人
朱朱
268 球面上的云
蓝蓝
270 命核
南方
273 忆张枣
于坚
275 你独自蹀躞,没有一个肩头可以并行
傅维
278 告别
王东东
280 悼张枣
李笠
283 书写
师涛
285 颂歌
麦城
第3页 :再版弁言 序——缘起
精彩文摘
再版弁言
本书是一部纪念诗文集,在诗人张枣去世之后半年,即2010 年9 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发行初版。现在近五年过去了,编者陆续收到许多热情的反馈。一些平素与当代诗接触不多的读者,在与本书偶然相遇之后,萌发了对诗歌的兴趣,急切地四处寻找张枣的诗集来读,有的甚至将所有张枣的诗作都背诵下来。作为张枣生前的朋友或弟子,本书编者和作者都对此深感欣慰。
从体例上看,本书在各类出版物中最接近于回忆录,他人的追忆与品评还原了一个诗人的形象—天才、激越、智慧、魅力四射。且因主要作者皆为诗人,透过诗人之眼反观诗人,同时映射出当代诗人的诸多面相,他们之间交往的故事彰显了知音传统在当代的一种延续,或许这也是吸引阅读兴趣的一个方面。
序——缘起
宋琳
一
自从诗人张枣于今年3 月8 日去世以来,最悲伤的除了亲人当属诗界朋友。各地自发的悼念活动络绎不绝,无不叹息他的早逝,激赏他的天才,外人或谓其影响程度为海子之后所未有,这似乎印证了布罗茨基说过的话:“诗人之死”听起来比“诗人之生”更为具体。“诗人之死”固与一切有死者一样是不可转让的,然在缅怀中,人们往往发现死亡并没有使一切终结,某种东西逸出了时间之外,歌者看不见了,歌声却更加清晰、动人、不绝如缕。那么,这是否同样印证了“词语是有灵魂的”这一说法?而灵魂则可以从一个生命转移到另一个生命?听张枣的堂弟张波先生说,张枣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高兴一点,会好起来的。”弥留之际,一个赴死者以如此平常口吻,在安慰中告别,岂不是至福的声音?
我在张枣的夫人李凡馈赠的练习簿中读到张枣病中最后的数页手稿,那是他躺在病床上写的,字体隽秀,但笔迹潦草,多不成章。
《鹤》的稿本之一尚可辨认,仅三行:
鹤?是在叫我吗?吾非
鹤也。我只是在高塔楼顶歇过脚
在你杯口喝一小口水
另一稿稍长,其中的对应句如下:
鹤?我不知道我叫鹤。
鹤?天并不发凉
我怎么就会叫做鹤呢?
鹤?我扬起眉,我并不
就像门铃脉冲着一场灾难。
鹤?是在叫我?我可不是
鹤呢。我只是喝点白开水。
天地岂知凉热?
另一首《鹤君》则有“别怕。学会藏到自己的死亡里去”之句。这些前兆纷至、恐命将终的心灵波动的片段记录,这些“迷离声音的吉光片羽”,读来催人泪下。手稿中除了《灯笼镇》一首标明日期外,
余皆无日期,故《灯笼镇》当为绝笔诗:
灯笼镇
灯笼镇,灯笼镇,
你,像最新的假消息。
谁都不想要你
除非你自设一座雕像。
( 合唱)
假雕像,一座雕像,
灯红酒绿。
( 画外声)
你搁在哪里?搁在哪里?
老虎衔起了雕像,
朝最后的林中逝去。
雕像披着黄昏,
像披着自己的肺腑。
灯笼镇,灯笼镇,不想呼吸。
2010.1.13
它神秘不可解,或亦可抱着不必解的心情读之。虎是张枣的属相,我们在他的诗中经常遇到那宝贝大虫的出没。比如“耳鸣天气里发甜的老虎;“未知的老虎跳跃,叼来野外”;“几只像烂袜子被人撇弃在/ 人之外的猛虎等,可与之对照。最有意思的是,在《桃花园》那首对“唯独不疼的园地”的颂诗中,张枣还安排了一只“假装咬人的虎,并说“或许倒影的另一种心思的老虎知道”,知道什么呢?倘若知道“灵犀一通,心中一亮”,也就知道此诗的用晦之道了。最后的林中该是老虎归去的地方吧?愿张枣的灵魂安息!
不分行文字有三:一篇讲一个女生作弊,刚开了头;一篇题为“司马里47 号,记童年在外婆家的往事,字数寥寥;《雪花》一篇除个别地方,大抵是完整的,兹录于后,以飨读者:
下雪了,对,是下雪了。飘扬得很低调。我的床离它们只有二寸远呢,窗离它们更近,更可谓咫尺之遥了。是的,这个下午,我特别喜欢咫尺之遥这几个字,它们本身就是雪花。但我不愿哀怨它们,也不愿到窗帘那儿去亲近它们。它们使我大汗淋漓。它们使我又怀疑起咫尺之遥这个词来。要知道没有什么是咫尺之遥的。试想,哪样东西可称得上?
我的明天会更痛吗?会让我痛完一生所有的痛吗?那样就或者…………痛只有咫尺之遥了。…………离痛咫尺之遥或者才是远离了痛吧,因为真实的痛并不痛,它只有痛的万种姿态,比如雪花,水,某物的或你濡嫩的舌头。
而我就迎上了越过痛,越过痛哪怕一分钟。
二
本书最初是在北岛的提议下开始筹备的,由柏桦和我来编。钟鸣先有《镜中故人张枣君》一篇发于《南方周末》,答应另写,可惜未能赶上。他论张枣的长文《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1992 年就在《今天》上连载,是深入研究张枣诗歌的重要参考文献。至于他的新论《诗人的着魔与谶》梳理了“泛正义主义”和网络“老大哥”盛行的当代,诗人与现实、传统、语言、他者及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真知灼见溢出于自如的行文中,知人论世,故不为死者讳,议论秉承他一贯的“性灵派”的直率:
张枣的诗写得非常有趣,这对那些一直枯燥写作的人,是非常严峻的挑战,甚至无情—诗论家们一直没注意到,“枯燥”作为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姿态,孳乳为大众文艺、甚至反叛文学的要害,只在极少数聪慧的诗人那里被反复地攻击着,这点,我与柏桦、张枣早年谈论最多,而且,不约而同地在诗文里给予嘲笑和攻击。关于这点,甚至蔓延到了大家以为有的那个诗歌圈子。
相对于大言,钟鸣似更重细行,读者当从看似随意的笔法中仔细辨识。
柏桦在得知张枣去世后,第一时间便向西发出招魂的唳号,随后的几天,他忍着巨大的悲痛为这位俊友写下皇皇二万多言的诗传《张枣》。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动人的文章,不仅叙述了二位知音诗人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从宿命般的初识到定交、披肝沥胆的“谈话节”、与朋友的聚会、为了崇高目标而展开的诗歌竞赛、办同仁诗刊《日日新》始末、通信,以及“在这个坚韧的世界上来来往往”的种种场景、细节、内心感应、兄弟戚戚的侠骨柔肠等等;还披露了张枣一些阶段性代表作,如《镜中》《何人斯》《秋天的戏剧》《刺客之歌》的写作背景,《秋天的戏剧》第六节中的八行诗堪称对话诗学的范本。柏桦将他与张枣间“言词的欢乐与‘销魂’”归之于文人秉烛“细论文”这一快要消失的美丽传统。柏桦的回忆是高山流水式的密接和应,如有万斛泉涌欲罢不能,故他将辗转反侧之情复浓缩在《忆江南:给张枣》这首祭诗中:
不!请听,我正回忆到这一节:
另一位隔江人在黎明的雨声中梳洗…………
这也是一种“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笔法吧?金圣叹有言:“痛,故转;不痛不转。”柏桦之痛自是感应着另一个人的痛。
陈东东以书信体的方式与张枣的跨界对话是另辟蹊径的纪念,实际上这一对话早在二位诗人认识之前就开始了。与柏桦一样,陈东东公布的私人通信对了解德国时期张枣的寂寞心境、他的日常生活、对诗和学问的看法都极有价值。张枣是写信的好手,前互联网时代,正是书信这种手谈方式维系着诗人间的手足情谊:
通信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两个人打架,熟人之间当然就是面对面地扭打,从未谋过面的人呢,比如我和你,就好像是我们躲在台下,手中牵着两个木偶在打,当然打的玩架。
曼德尔施塔姆在《第四散文》中写道:“在俄国,只有我一个人借助声音工作,而周围全都是些涂鸦。”精通汉语声音诗学的张枣表达过同样的自信。陈东东回忆有一次张枣对他说:“就我写诗的这个向度而言,我可以说,五十年内没有人能赶上来超过我…………”如果你感觉张枣的这个自我评价属于狂者之言,那么我想说,当代中国诗界普遍缺乏的恰是狂者气概,林纾自诩其古文“六百年中,震川(归有光)外无一人敢当我者”,听起来像是张枣的回声。但陈东东同样记录了张枣对写作感到害怕的表白。他怕什么呢?他不怕写不出诗,或得不到委托,而是怕写出的不再能满足他自己,因而这是一种职业性的怕,匠师的怕,而这更是当代中国诗界普遍缺乏的。他诗里早讽刺过:“鸟越精确,人越不当真。”
北岛的《悲情往事》虽短,但浓缩又重放了一些珍贵的场合与瞬间。尤其是涉及对张枣一生写作的评价,虽非定论,亦不啻为高手指点:“他以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深入把握,反观并参悟博大精深的东方审美体系。他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新的张力和熔点。”
傅维先在网上勾画了张枣早年“背着背篓上重庆”的一幅肖像,此次又撰写了旨在为《张枣传》准备第一手资料的回忆文章。张枣之于他曾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分享了一段陶醉于诗歌的密谈,购书,野游,吃吃喝喝的幸福时光。多亏了傅维的好记性,说过的话才没有飘入风中。他的回忆为读者了解八十年代重庆时期的张枣提供了另一个生动的佐证。
张枣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颜炼军先生近日完成了张枣大部分诗的搜集、整理和编辑,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不久,第一部较完整的张枣诗集将问世。他写的《鹤之眼—〈张枣的诗〉后记》交代了这部书成型的过程。
我与张枣自1992 年初夏在伦敦初识至2009 年10 月在北京最后一次见面,十七年间同为异客,同在《今天》共事,相继回国后又同住北京,偕游之处历巴黎、纽约、布拉格、鹿特丹、特里尔、图宾根、迈阿密、上海、苏州等地,天涯浪迹,把酒言欢,诗书往返,共吐心曲,说过多少话,发生过多少事啊!笑吟吟的枣娃儿(四川诗人都喜欢这么叫他),不仅诗无敌,人品亦何等出众。但曾经,“多少埋伏的口唇在卜算你?”终也是一笑置之。我在回忆,然思绪纷乱无以命笔,于是将披卷阅读所得点滴,聊以一篇析文作为纪念。
迄今已有不少写给张枣的悼诗出现于媒体,本专辑选用柏桦、于坚、蓝蓝、南方、朱朱、傅维、王东东七位诗人各一首,放在前面,算作心香之祭,它们让我想起迪兰• 托马斯的诗句:
美的心灵到处都有见证人。
宋琳
2010 年6 月29 日
第4页 :悲情往事
悲情往事
北岛
我是1985 年初春在重庆认识张枣的,算起来已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了。那时我和老诗人彭燕郊、马高明正在筹备一本诗歌翻译杂志《国际诗坛》,与重庆出版社商谈出版的可能性。除了张枣,我也见到了柏桦和其他几位年轻诗人。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关于那次见面,柏桦在他的回忆录《左边》有详尽的记载。张枣当时年仅二十三岁,是四川外语学院的研究生,清瘦敏捷,才华横溢。记得他把他的一组诗给我看,包括《镜中》《何人斯》。大约一年后他去了德国,走前到北京办手续,我和朋友们还接待过他。
1989 年夏天我在柏林住了四个月,我专程去张枣就读的特里尔大学,他在那儿读博士。他非常孤独,我也是,我们同病相怜。《今天》在海外复刊不久,我请他担任诗歌编辑,他前后编了十几年,直到前几年才淡出。很多著名诗人和新手的诗作都是经他发表在《今天》上,功不可没。
《今天》的另一位诗歌编辑是宋琳,住巴黎,而我先住丹麦,然后是荷兰,离得都不远,常常聚在一起。有一次,我们到特里尔附近一座由磨坊改建的别墅开编务会。德国女主人是通过朋友认识的。在磨坊还见到一对教声乐的俄国夫妇,女的是歌唱家。晚上我们喝了很多红酒,大唱俄国民歌和革命歌曲,把他们夫妇吓了一跳。
后来张枣拿到博士学位,到图宾根大学任教,安家落户。1995年夏天,我陪父母和女儿从巴黎去图宾根找张枣玩。他待老人和孩子很好,张枣通过一张艾萨克• 斯特恩(Isaac Stern) 拉的一组小提琴名曲的唱盘,成了我女儿的音乐启蒙老师。直到现在我女儿还保存着这张唱盘。
张枣德文英文都好,但一直不怎么适应国外生活的寂寞,要说这是诗人作家必过的关坎。比如,他从来不喜欢西餐,每回到他家做客都是湖南腊肉什么的,加上大把辣椒。我们也常去当地的中国餐馆。有一次,他甚至找朋友专程开车带我到卢森堡去吃晚饭,那儿有一家很不错的中餐馆。他烟抽得凶,喜欢喝啤酒,每天晚上都喝得半醉。最后一次见面是2004 年春天,我去柏林参加活动,然后带老婆去图宾根看他。他的状态不太好,丢了工作,外加感情危机。家里乱糟糟的,儿子对着音响设备踢足球。
自九十年代末起,张枣开始经常回国,每次回来通电话,他都显得过度亢奋。大约在2006 年,他要做出抉择,是否加入“海归”的队伍,彻底搬回去。我们通过几次很长的电话。因为我深知他性格的弱点,声色犬马和国内的浮躁气氛会毁了他。我说,你要回国,就意味着你将放弃诗歌。他完全同意,但他说他实在忍受不了国外的寂寞。搬回北京后,我们还是通过几次电话,但发现可说的越来越少了,渐渐断了联系,有时能从朋友那儿得知他的行踪。去年12 月,柏桦告诉我他得肺癌,让我大吃一惊,马上给他发了电邮,他简短回复了,最后一句话是:“我会坚持的。”
张枣无疑是中国当代诗歌的奇才。他对语言本身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写了不少极端的试验性之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无论如何,他对汉语现代诗歌有着特殊的贡献。他以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深入把握,反观并参悟博大精深的东方审美体系。他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新的张力和熔点。
第5页 :故园落梅忆张枣
故园落梅忆张枣
郑单衣
1
近年每遇旧友,或多或少,都会谈起张枣,我们八十年代的巴蜀友好,尤其如此。他当年的突然辞世,在大家内心引起的沉痛,似已渐至平伏。几年间,我也断续读到回忆与追念他的文字,作者们各有侧重,用各自记忆中的片段,合拼出一个愈加丰富的张枣来。
上年,我曾见到陈东东、吴世平、傅维、宋琳、罗辉、李亚伟、王凡、柏桦、郭豫赋等友人,每言张枣,仍是扼腕叹息。所幸,张枣诗歌渐受重视,这也许才是更好的纪念。我和罗辉、王良和等亦曾努力,想尽有限的可能,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建树。
不觉,诗人已逝五年。按我们当初祈祷,所谓顺利轮回等等,不过生者的自我安慰,也说得通。然而,有些事,毕竟神奇,无法作一般的解释。这也是何以我终于还是动了笔的原因。
先说2010 年3 月8 日清晨的事。
那天,无端端地,我4 点多突然被噩梦惊醒,梦境模糊而怪异,未记住,更无法再睡。于是起床,比平时早了至少三四个小时。起床后,泡茶、点烟、磨墨、选笔、写字…………而且,那天写字也不依帖。我在一本英文杂志上,随意写下出现在脑海里的字,任何字,写着写着,就反复写起了“张枣”二字。
抽着烟,喝着茶,写着“张枣张枣张枣…………”,稍后,莫名其妙地,就突然对烟味反感,掐灭烟,行了吧?不行!觉得烟灰缸奇臭,并开始干呕,移开烟灰缸,仍不行,甚至见烟就反胃!最后,我居然决定:“立即戒烟!”
连自己也吃了一惊。
于是,开门下楼,去垃圾站,扔掉了所有的烟、烟灰缸,以及在澳门新买的金属烟盒、打火机。把一大堆东西扔进了垃圾桶。
回家后,觉得如释重负,不再干呕。渐渐轻松下来后,我继续写字,到天亮,已是满地废纸。
平时,写完字我会及时扔掉废纸。然而,那天鬼使神差,却独独把那本杂志留了下来。不仅留了,还直接存在了柜子内!
由于起得过早,天亮后我疲惫不堪,倒头又睡,醒来已过中午,外出吃完饭并不回家,四处溜达直到黄昏。期间,开始受烟瘾折磨,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最近的店铺。掏钱,刚要开口买烟,又突然掉头,大步离开。如此,反复…………最后,没办法,只好喝醉自己,倒头直睡到次日。天大亮,春寒,懒在床上,想抽烟,怎么办?与前日一样,最终又把自己喝醉。
3 月10 日。醒来,从网上看到:“…………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张枣因肺癌逝世,享年四十八岁…………独家采访了张枣的弟弟张波先生,他证实,张枣先生于北京时间3 月8 日凌晨4 时39 分,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逝世…………”
回想前两天的怪事,一算时间,这才大惊失色!
我立即打电话给身边朋友,幸得大家从佛学角度进行开释与安慰,才缓和下来。我的佛学知识使我相信,3 月8 日,他在图宾根痛苦弥留期间,曾和我有过一次神奇道别,并推动我的毛笔,让我写下他的名字,并让我恶心烟味,做出立即戒烟的决定。
其实我是半信半疑。但我的佛教徒朋友们却确信无疑,还特别找来《西藏生死书》。这才有了为他做的头七诵经超度仪式。
说来也巧,我常去打坐的佛学中心刚请了印度、西藏、尼泊尔、不丹和台湾的僧尼来讲法,在我们的请求下,得到两次机会。一次是,当晚由喇嘛A 引领,大家集体诵经。又,次日清晨在海边由尼众引领诵经。
两次诵念都极不寻常!多亏朋友们的照应,那个礼拜,我停下手中所有工作,几乎全日诵念、祈祷,翻阅《西藏生死书》:“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生命乃是“稍纵即逝的形式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永无尽期…………”
2
4 月,我不再抽烟。前往伦敦,在牛津做一项翻译工作,年底才回到香港。期间,我和M、S、L 合作,重新校定并发表了张枣《镜中》一诗英译。初稿由罗辉译出,系当年我为企鹅出版社拟出的《中国现代诗选》编选的样诗之一。2007 年,张枣在苏州读后很满意。如此,我不仅是《镜中》中文的首发编辑,二十五年后,又编发了它的英译。《镜中》首次发表于1985 年3 月,在我和王凡主编的《现代诗报》创刊号上。同时发表该诗的是柏桦、周忠陵主编的《日日新》诗刊。英译发表于2010 年《亚洲文学评论》冬季号之“中国专辑”上。同期,发表我写大陆现代诗的文章。文中,我比较了六零一代(新生代)与上一代诗人的不同处,试图找到新角度,去描述“为文学的文学”与“为反抗的文学”在过往三十年的状况。其中,在比较教育程度与文学观念的关系时,特别以张枣为例,来说明新一代诗歌的主要特征。2010 年11 月,我还在BBC 介绍过“六零一代”,也就是“新生代诗人”的诗学与美学主张。
在伦敦,胡冬告诉我许多不为人知的张枣的故事。后来,他写了一首叫“八月的燕子”的诗来怀念他。作为同龄人,他俩在孤寂的欧洲有更深的,尤其是四川背景的友谊。
3
大约1983 年,我通过王凡认识了柏桦,然后陆续认识了彭逸林、周忠陵、吴世平和张枣等。第一次见到张枣应是1984 年秋天,他写出《镜中》前后,地点在西师,王凡带他到李康开的学生咖啡室。之前,大家都在谈他,谈得最多的是王凡、柏桦。他们谈他的方式也很特别,是那种两眼放光式的,语调急促而兴奋。
二十一岁的张枣英俊、严肃,举止优雅,普通话、英语、湖南话与重庆话交替使用,给我留下极深印象。和海子一样,张枣十六岁考入湖南师院英文系,与77、78 级那些高龄“前红卫兵”做同学,和大部分同龄人的成长经历,是很不一样的。
那天,不知何故,他谈起了自己在师院的经历。更大谈特谈梁恒的爱情故事。梁恒为1980年湖南师院学生领袖,有极好的演讲口才,为张枣所钦佩。他是“文革”后首例涉外婚姻的主角,婚后移居美国。并用英文出版《革命之子》一书,揭露大陆“文革”惨状,轰动西方。1984 年在纽约创办杂志。由于张枣的缘故,杂志每到重庆,大家就争相传阅。后来,曾有“知识分子写作”的说法,在我的记忆里,始于此时,以及小圈子内的各种即兴发挥。
那时的重庆小圈子主要有两类人:在校生和校外文青。在校生主要有我、张枣、廖希、李伟、杨伟、傅维、王凡、大成、李康、王洪志、王文林等,联系着全国各主要大学的诗社,以及四川境内的校园诗人;校外文青则有吴世平、柏桦、彭逸林、周忠陵、费声、王川平等,联系着成都、北京、上海、南京、云南、贵州、西藏、广州等地诗人。由于吴世平的作用,更连接起《今天》诗群的北岛等等。一时间,巴蜀互动,南北呼应,风云际会,群星闪烁!1984—1988 年,对我们来说,是写作突破,走向成熟至关重要的四年。张枣于1984 年秋写出处女作《镜中》,一鸣惊人,随后有《四月诗选》,一路开展。我则于1985 年1 月写出《妹妹》,1988 年印成《诗十六首》等。期间的巴蜀诗坛,人才济济并形成格局,渐成八十、九十年代诗坛主力军。欧阳江河、翟永明、唐亚平、彭逸林、柏桦、胡冬、万夏、李亚伟、石光华、廖亦武、萧开愚、孙文波、赵野、傅维、钟鸣、周伦佑、杨黎、宋渠宋炜等均有突出表现。可谓诗文滔滔,各领风骚,建构起我们记忆中那个令人永难忘怀的、诗的黄金时代。
4
我和张枣见的最后一面,是在2008 年的北京。他先是带我去传奇人物黄珂家,过川菜瘾,又送我一套他编的《黄珂》杂志。又说,一定要带我去民族大学附近吃湘菜。即兴,是典型的张枣性格。吃湘菜那天,我特别约了我们八十年代的老友画家刘跃,他长居纽约,刚在798 建了工作室。他约了敬文东及颜炼军等。席间,他提到1987 年那次回国,说没了合影,让我扫描一份给他。我今冬搬家,才找出当年的珍贵合影。之前,封存在一个储物间达六年之久。
在首都机场,我的大陆手机收到张枣的短信。那是他发给我的最后一条短信,只有两个字:“保重!”
1985 年我毕业后去了贵阳教书。1986 年,张枣去了德国,1987年冬,张枣回国。大家提前约好,我就从贵阳回重庆相聚。再见面,已是二十年后的苏州。九十年代,我到香港后,接到的第一个欧洲电话,便是张枣打来的,断了联系多年,惊讶不已!我在报馆工作时,我们常煲电话粥。他总会算好我深夜发完稿,回到家的时间,打来电话。“孤悬海外”、“奉神的旨意…………”,是那时我们互勉和聊以自慰的关键词汇。有一年,他太太带六岁的儿子来香港表演钢琴,让我为他买火腿。我们赶到酒店,结果却没能见着,忘了原因。我出第一本诗集前,他曾给过我不少建议…………但2007 年重见,却差点没认出来!
一见面,不等我开口,似乎早想好般地,他说:“我也曾经英俊过!”让我感觉突兀,像是某种抱歉与尴尬。说罢,他独自哈哈大笑。
5
1998 年,春夏之际,北大中文系、加州大学教授奚密主持“现代诗细读”。其中一次是读张枣的组诗《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诗选自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中文诗集:《春秋来信》。
我记得到场的有唐晓渡、崔卫平、臧棣、周瓒、汪剑钊、周伟驰、西渡等等。
那大约是1986 年以来,国内大学首次讨论张枣作品。诗写于1994 年,有一定复杂性。我于是很认真地作了准备,查阅了诗中引述的法文与德文含义。相信它们可能包含一些特殊信息,与全诗或某些段落,存在关联。宛如与特定读者的交流,比如既懂法语,又懂德语的,更懂中文的想象中的对话者——茨维塔耶娃的幽灵。
而且,根据第一段的引文内容,及已知的传记资料,我当时甚至认为,引文可能是他伪造的。目的在于,在由第八首(致Rilke)暗示出的女诗人的“对话者群”中强行加入一种中国男人的、一厢情愿式的对话,从而暗中把臆想的“对话”主题,偷换成“倾述”主题…………所以,在《春秋来信》第114 页的空白处,我还写道:
…………如第十首…………这月亮的对应者,应为“这月亮的对应者们”,如果这首诗由我来写,我会毫不犹豫地用复数…………
在第117 页空白处,我又对第十二首中“王,掉落在棋局之外”做了一次特殊的解读。
2013 年春,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王良和来电,希望我能为他的学生解读《镜中》一诗,因为他们正在用这首诗写毕业论文。这是一个令人开心的消息。我当即答应,并重读原诗。
我认为此诗要点有二:1. 谁是皇帝;2. 主语虚置。
记得那天很热烈。希望小朋友们皆已如愿了。我为那天的活动准备的讲稿中,还有如下内容,系用蓝,灰二色铅笔与黑色圆珠笔,写在诗集《春秋来信》正文第1 页与目录第4 页的空白中,写得密密麻麻:
…………好诗:( 1)定有可供置换的私人经验;(2)好的读者,可把别人的诗,读成自己的诗;(3)一首好诗中定有类似镜子的东西,可生殖出其他的诗…………
而,…………回忆就像一架永动机,其开关,可以集体共享,也可以只是些小小的私家按钮,如私章般的,抗拒着残酷的遗忘。
但谁会由于想要遗忘
而作选择性的回忆吗?
为遗忘的回忆,或
为回忆的遗忘?
以便淡忘人生中诸多的遗撼、缺失与不完美,而只选择记住我们各自认为的、那些最值得回味的片断呢?
如是,遗忘便会坐下来,坐到回忆中常坐的地方,只要不想…………或,再也想不起…………那些令人后悔一生的事,梅花也就不会如此那般地落下来了。
2015 年3 月29 日
第6页 :张枣:这必死的测量员
张枣:这必死的测量员
张光昕
虽然,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活着,我倒宁愿认为,他来到这里是为了死。我模仿了里尔克,说出这句骇人听闻的话,想把它献给谢世五周年的诗人张枣。他死去,我们活着,哪个更好,只有天知道。
前不久,在翻译家芮虎先生的博客里,我看到了张枣一生中最后一张照片:他面颊温暖,闭着眼睛,安静地躺在灵柩里,像个熟睡的人。洁净的西装加身,胸前放着一顶黑帽,几株花枝伴他左右。他的两个儿子,张灯和张彩,站在一旁,望着父亲,神情里已有了成人的凝重。其中一个,还弓着腰,凑近他的脸,仔细端详,仿佛等着父亲开口说话。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这张照片,也徒然让我老了几岁,令我想起张枣在课堂上讲起的一个故事:某年某月,一位年轻的登山家死于一次雪崩。多年以后,他的儿子也在攀登同一座山时被雪崩所困。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并且发现,不远处的雪地里露出一具冻僵的尸体,那正是他多年前遇难的父亲。儿子认出了他,抱住他,看着他年轻、英俊的面孔,惊呆了。此刻,儿子已经超过了父亲死去时的年龄,竟像是一位长者抱着一个青年。父亲被那场雪崩永远冷冻成他青春时的模样,安详地睡在他热爱的事业里。时间在他身上停止了,但世界川流不息,他与雪山一道,成了旁观者:
这是你吗?不,这是我
这是我吗?不,这是你
——张枣:《一首雪的挽歌》
这个雪山故事与那张照片是多么相似啊。张枣属虎,陨于本命年的图宾根,葬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金陵墓园,与岳麓山悠然对望,似乎有种诗意的测量。如果这世上有灵魂转世,那么在今天,另一个世界里的张枣,也该满五周岁了,刚好长成一个顽皮的男孩,这也恰好是他留给朋友们的印象(在回国后的一次聚会上,他和老芒克不厌其烦地互敬军礼,莫名其妙地喜笑颜开)。如果他一不小心,跟着他诗里的那颗“绿扣子”,溜进我们这边,我忍不住猜想,他那两个开始长出喉结和胡须的儿子,会用什么样的眼神望着他呢?我也不止一次想象,我与他重逢的情形,他会气喘吁吁地从地铁里走出来,远远地向我招手吗?他的朋友、学生和读者,也都整整老了五岁,慢慢靠近或超过他离去时的年龄,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又遭遇着什么样的雪崩呢?在一首名叫《娟娟》的诗中,张枣感慨:“我们的掌纹正急遽地改变。”而今,死去的诗人已经不再担心这些,他重新长出一张娃娃脸。这个顽皮的小家伙,并不惧怕我们悲欣交集的打量,反而用一个五岁男童的纯真目光,温柔地逼视着我们,那道目光在我们身上继续生长。甚至,他根本没有看着我们,而是摆出在他一生中最好的照片里的那个姿势(摄影师是肖全)。时间又退回到1988 年的成都,往事和梦境都是黑白色,诗人故意不看镜头,侧过脸去,长发围巾,英气袭人,若有所思,盯着一旁的事物,顺着地平线投向无限远处。相框外是无法描摹的未知旅途,直到今天还在等待着他,像雪山等待着陌生的来客。
这道目光里,或许藏着诗人的父亲给他取名为“枣”的秘密:他消隐在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死于他的黄金年龄),却在万物凋谢之时泛出别样的红晕(他留下的作品为这个庸常急躁的时代补气安神)。诗人捏着一颗枣子的时间观,误入尘网,匆匆来去,在光洁的额头上舞出灿烂和寂寞,在起皱的皮肤里守着汉语和永恒。五年过去了,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张枣非但不是一个短命的天才,而且更是一位长寿的诗人:“那对蝴蝶早存在了1。”一个人终有一死,他活着时念兹在兹;如今他驾鹤西游,他的读者却日夜咏叹:
二月开白花,你逃也逃不脱,你在哪儿休息
哪儿就被我守望着
——张枣:《何人斯》
张枣用百分之三百的精确,预支了前世和来生,他把工作与时日都存进汉语的小金库。一旦他写成所有的书卷,就休息去了,那些数量稀少却微妙严格的诗作,替他在这个世上千金散尽、永葆天真,帮他“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张枣在他的诗中扮成孩童的模样,与时间中的我们捉着迷藏,冷不防窜上知音的后背,借以延续诗人的生命。你瞧,在诗人柏桦的左肩上,我们读到这位悲伤的知己一页页怀念:绝对之夜,灯芯绒上衣,我和你;在诗人宋琳的右肩上,我们看到那个汉语的精灵天才般的表演:“我牵挂的客人披着雪斗篷,/ 说他来自某个久远…………”没错,有一种地道的汉语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上,我们每读一遍,诗人就重新降生一回。一个画外音:汉语是他的命运。张枣走了,却在我们背后留下孩童的目光;我们老了,但口中的汉语却滋润如新娘。那个走在前面的俄耳甫斯总忍不住回头眺望:
他这一转身,惊动了天边的一只闹钟。
他这一转身,搞乱了人间所有的节奏。
——张枣:《父亲》
张枣与那些普通逝者不太一样,生者的悲戚、哀悼和追挽似乎未必适合他(在《亲爱的张枣》一书中,我们读到那么多友人真诚的纪念)。与其说,他像个饱经沧桑的长者那样远离我们,不如说,他已经在自己的作品里像个蹑手蹑脚的顽童再次向我们靠近。张枣不是诗歌烈士,他是一位诗歌的隐者。他来到世上,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死去。就像钟鸣所说,这是张枣的着魔和中谶:“死亡猜你的年纪/ 认为你这时还年轻。”诗人一出生就在测量自己跟死亡的距离。如同梅花落满南山,诗人的死,将他悄悄列入一串只有少数人的不老名单。“死了,一次次获得纯洁。”张枣短暂却精彩的一生像梅花凋零成泥,赶着去他喜欢的韵脚里做一场春秋大梦;他的作品却像枣子一样愈益香甜,值得我们反复品咂。正如敬文东先生在张枣逝世三周年的演讲中说的那样,张枣为现代汉语提供了自己的经典,只要还有中国人,张枣就会被记住。因此,这句话要反复讲:纪念张枣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诗歌。唯有用心阅读,才配得上一个杰出诗人珍贵的死,才让我们这些苟全性命者知足地活:
天上的星星高喊:“烧掉我!”
布拉格的水喊:“给我智者。”
墓碑沉默:读我就是杀我。
——张枣:《卡夫卡致菲丽丝》
我们必须在阅读中救活他。少年张枣得湘蜀之灵气,饱读诗书,仗剑天涯,风流倜傥;孤悬海外二十载,芬芳骄傲,放浪倾颓,迷人可爱。一卷薄薄的诗集《春秋来信》早已洛阳纸贵,鲜有读者能够了解他完整的诗学和创制。张枣逝世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蓝星诗库”适时推出《张枣的诗》,那些在时间的南山里被雪藏多年的优秀作品终于在读者手中涣然冰释。除了那首让他一夜成名的少作《镜中》之外,更多分量十足的作品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青睐和重视,比如《历史与欲望》《空白练习曲》《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云》《大地之歌》《祖母》《枯坐》等等。近期我从朋友那儿听说,《张枣诗文全集》已经着手整理和编订,也将在不久后出版问世,其中包括张枣的诗歌、随笔、翻译作品、书信以及友人的纪念文章,是张枣创作的一次汇总。对于所有热爱张枣和汉语诗歌的朋友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期盼的盛事和喜事。
如果把张枣看成是第三代诗人的卓越代表,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写作多么立场鲜明、标新立异或激进时髦(这些恐怕都是一夜昙花),而是在于,他以足够的学养、能量和魄力,让谵妄失足、满目疮痍的现代汉语诗歌重新在自己的传统面前抬起头来,用韧性十足、风华绝代的古典诗歌精神为现代汉语对话疗伤,恢复元气。在这个意义上,张枣发明出一套既似曾相识又充满歧义的节奏、情调和意境,用来含纳古今中西。他像一个汉语中的女娲,在写作中专心修补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断裂,为汉语诗歌努力撑起华盖,为当代读者重新树立典范。他告诉我们,诗歌既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矫情扮酷,既不是凶神恶煞,也不是家长里短。诗歌可以是游移不定的,但一定是和颜悦色的;可以是虚构的,但一定是美妙的;可以是边缘的,但一定是健康的。
“我叫张枣,我是一个诗人。”这是他每一次的开场白,也是他每一次的告别语,他在诗歌中精确测量了从结束到开始的距离:“只有你,和其他诗人们的死讯/ 如此确凿。”诗人是终有一死的,但汉语是永生的。张枣在他有限的光阴中,已经献出最好的礼物,它正在我们中间传递着,而诗人已安详地睡在自己热爱的词语里。那些在酒桌上企图灌倒他的纯洁姑娘们,高喊着他的口号:活着就要大闹一场。曾经,我们读他的诗,是他的孩子;如今,他在作品的余生里幸福地睡眠、成长、游戏,我们读他的诗,却成了他的父亲。我们在巍峨苍茫的雪山上认出他,抱起他:那一刻,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串起这两个人称的,是同一道目光和同一种命运,我们正接受它们反复耐心的测量。
如果将“读我就是杀我”作为张枣的墓碣文,因为他与自己爱着的作品已经难舍难分,那么诗人就和他诗中的卡夫卡一样,都是必死的测量员。他死于爱,必重生于爱。只有这样,在他走后的漫长午夜里,我们这些每次都只能成功灌倒自己的人们,才能在这一刻忘情地自言自语:枣,生日快乐。
2015 年2 月27 日于吉林蛟河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仍是扼腕叹息。所幸,张枣诗歌渐受重视,这也许才是更好的纪念。我和罗辉、王良和等亦曾努力,想尽有限的可能,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建树。不觉,诗人已逝五年。按我们当初祈祷,所谓顺利轮回等等,不过生者的自我安慰,也说得通。然而,有些事,毕竟神奇,无法作一般的解释。这也是何以我终于还是
国现代诗选》编选的样诗之一。2007 年,张枣在苏州读后很满意。如此,我不仅是《镜中》中文的首发编辑,二十五年后,又编发了它的英译。《镜中》首次发表于1985 年3 月,在我和王凡主编的《现代诗报》创刊号上。同时发表该诗的是柏桦、周忠陵主编的《日日新》诗刊。英译发表于2010 年《亚洲文学评
1近年每遇旧友,或多或少,都会谈起张枣,我们八十年代的巴蜀友好,尤其如此。他当年的突然辞世,在大家内心引起的沉痛,似已渐至平伏。几年间,我也断续读到回忆与追念他的文字,作者们各有侧重,用各自记忆中的片段,合拼出一个愈加丰富的张枣来
在他一生中最好的照片里的那个姿势(摄影师是肖全)。时间又退回到1988 年的成都,往事和梦境都是黑白色,诗人故意不看镜头,侧过脸去,长发围巾,英气袭人,若有所思,盯着一旁的事物,顺着地平线投向无限远处。相框外是无法描摹的未知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