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1年以来,反映美元兑西方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美元指数已经形成明显的下跌趋势。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初的121.02下跌至2004年2月18日的最低点84.42,累计下跌幅度达到33.54%,强势美元在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仍然以美元定价为主,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70%左右水平,美元汇率走向对商品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及各国经济利益再分配格局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下面将从历次美元指数大幅波动的主导因素以及市场波动特征等角度分析判断美元中期走向格局,并探讨其对基本金属市场的期货价格走势的影响。
一、美元指数大幅波动的主导因素
最近30年来,美元已经经历了两次危机,第一次危机爆发于1973-1976年间,危机爆发标志是美元和黄金的彻底脱钩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二次危机爆发于1985-1987年间,危机爆发标志是《广场协议》的签署和美国股市的股灾。我们从2001年的这一轮美元调整,表面上看是布什政府对90年代中期后民主党政府所奉行的“强势美元政策”调整的结果。现任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于G7财政部长会议上发表的关于“强势美元政策”的讲话,被普遍视作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的信号。政策改变的背后,仍然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按照高盛公司的预测,美国未来10年预算赤字将达到5.5万亿美元,经常项目下贸易赤字将超过GDP的5%,双赤字局面的持续是美元政策由强转弱的基础。更为不利的是美元利率处于45年来的最低点,低利率与美国反恐战争导致国际资本流入逆转,难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综合起来,双赤字、低利率、恐怖袭击这三大因素导致国际资本外流是此轮美元中期贬值趋势形成的基本原因。对照三次美元中级调整趋势的主导因素,主要经济增长力量发展差异所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引发的汇率机制变动是主要原因。每一次产业转移与新兴强势增长区的出现,都意味货币利益格局的再分配,最终体现在新汇率机制的形成上。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变将促使此轮调整的尽快完成。
二、美元指数中期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据有关人士统计分析,过去30年的美元市场中期波动中,美元的每一轮上涨或下跌都呈现一定的规律和周期性——平均每一轮的上涨和下跌行情大约持续5-7年。从过去的统计数字来看,过去30年中,美元指数总共大约有17次显著的逆势回调或反弹,其中10次反弹或回调的幅度超过10%(相对于周期大势)。上述统计分析显示,大约每2年出现一次显著幅度超过5%但小于10%的逆势反弹或回调,大约每3年出现一次幅度超过10%的逆势回调或反弹。这种波动幅度超过10%的显著逆势次级波动,可以粗略地看作波浪理论中的修正浪。波浪理论对走势分析,2001年121.02展开的美元中期调整趋势已经运行完主跌的第三段,因第三段出现延长,未来的再次回挫低点区也仍然在84-85区域。由于美元指数的80-85区域是20多年来的底部区域,一旦被击穿将对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构成破坏性影响,所以政府联手干预不可避免,该区域近两年内仍然具有较强支撑作用。关注美元是否出现预期的显著逆势修正行情时应注意:一是利差因素是否有改变的迹象;二是反恐安全形势是否出现积极变化;三是双赤字导致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否有趋好迹象;上述三因素的改变情况将决定逆势修正行情的力度与方式。
对炒外汇有兴趣的可加笔者Q 1824559918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G7财政部长会议上发表的关于“强势美元政策”的讲话,被普遍视作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的信号。政策改变的背后,仍然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按照高盛公司的预测,美国未来10年预算赤字将达到5.5万亿美元,经常项目下贸易赤字将超过GDP的5%
低点,低利率与美国反恐战争导致国际资本流入逆转,难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综合起来,双赤字、低利率、恐怖袭击这三大因素导致国际资本外流是此轮美元中期贬值趋势形成的基本原因。对照三次美元中级调整趋势的主导因素,主要经济增长力量发展差异所导致的国际资本流
是此轮美元中期贬值趋势形成的基本原因。对照三次美元中级调整趋势的主导因素,主要经济增长力量发展差异所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引发的汇率机制变动是主要原因。每一次产业转移与新
整的结果。现任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于G7财政部长会议上发表的关于“强势美元政策”的讲话,被普遍视作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的信号。政策改变的背后,仍然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按照高盛公司的预测,美国未来10年预算赤字将达到5.5万亿美元,经常项目下贸易赤字将超过GDP的5%,双赤字局面的持续是美元政策由强转
元指数中期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据有关人士统计分析,过去30年的美元市场中期波动中,美元的每一轮上涨或下跌都呈现一定的规律和周期性——平均每一轮的上涨和下跌行情大约持续5-7年。从过去的统计数字来看,过去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