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能源电池塑料托盘推荐厂家_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7个月前 (04-13) 数据库 28 3

(来源:横县财政局)

2023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蓝天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全区各族人民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9%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6%左右。

工业动能稳步增强,工业占GDP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3.2个百分点左右,工业投资增长30%、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左右。食品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石油化工、造纸木材加工业均突破2000亿元。农业增产增效,粮食总产量1393.15万吨,早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第四,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连续三年增长,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排全国第六。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全区研发(R&D)经费增长15%左右,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高到54.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8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月份下降31.1%转为全年增长11.3%、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785亿元、增长19.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8.3%。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海铁联运班列增至8820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超700万标箱,新增外贸集装箱航线10条,首次开行欧美洲际干线。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2%,7个市进入全国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前10名、柳州居全国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94.5%、居全国第二。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38.42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1%、4.2%。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三年获国家考核A级等次。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陡然增加,叠加我区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全区上下主动作为、奋力拼搏,突出“稳、早、实、紧、效”,推进“稳中求进攻坚年”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十场攻坚战”,付出了艰苦努力。

(一)紧抓指挥调度,全面促进政策落地见效。全面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迅速制定出台195条政策举措,逐月逐季开展经济运行分析研判调度,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工作,较快扭转经济下滑势头。健全“政企直通车”制度,推动政策“一站式、无障碍”直达企业、“免申即享”。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700亿元、惠及全区95%市场主体,争取中央转移支付3695.6亿元、增长14.6%,财政贴息60亿元以上撬动“桂惠贷”投放3349.2亿元、90%以上投向中小微企业、惠及12.3万户市场主体。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1.3%,实有市场主体超43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超100万家。

(二)紧抓工业振兴,全力推动转型升级。整合投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465亿元全力支持工业发展。实施重点企业物流运输日监测、重点企业“白名单”等制度,大力加强煤电油气运调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全面启动中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推进桐昆钦州绿色化工基地一期等“双百双新”项目483个,竣工华谊钦州基地二期、中伟新能源一期、玉林华友锂电一期等68个项目,实施“千企技改”项目1210个、竣工投产458个,引进比亚迪动力电池、柳州赛克科技动力电池等一批风口行业项目,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0.8%、38.2%。打造新材料—动力电池—整车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石化化工、金属新材料等主要产业链向下游精深加工有效延伸。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等成为畅销全国的网红产品。南南铝加工铝合金板带材气垫炉、玉柴商用车燃氢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上汽通用五菱首个自主产权EPS控制器实现国产化生产,保障汽车产量30万辆。重点园区“115”工程深入推进,新增千亿元和五百亿元园区各1个、百亿元园区3个,建设轻工产业园56个。强龙头壮产业行动深入开展,千亿元、百亿元和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25家、18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300家、连续三年新增超千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总数排西部第四。推进工业数字化升级,新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各70家,建成“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创建广西(柳州)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在南宁上线我国首个面向东盟的F根镜像节点和国家域名顶级节点。

(三)紧抓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国率先实施“防返贫守底线”专项行动,着力构建“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安排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27.2亿元,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51.7亿元、惠及10.9万户脱贫群众,实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超2.6万个。粤桂东西部协作引进企业投产321家。“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帮扶脱贫户覆盖率90.9%。易地搬迁15.88万户,实现每户一人以上就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289.1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6%。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新建高标准农田240万亩,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0亿元。抓好主要农产品顺产顺销,生猪存栏2220万头、出栏3347万头,蔬菜、水产、桑蚕等产量保持较快增长。糖料蔗种植面积1120万亩。新建国家储备林249.5万亩。油茶产业综合产值425亿元、增长4%。新增国家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个、林业产业示范园区6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5家、农民合作社3380家。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870个,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8%。乡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乡镇5G网络、建制村快递服务基本全覆盖。97.6%的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应急广播覆盖60%以上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在全国率先推行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共招聘近5000名大学毕业生。所有行政村均建立村规民约,34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量排全国第十。乡村环境和谐美丽、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四)紧抓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五网”建设提高投资精准性,提前实施部分“十四五”规划项目,加强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自治区统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20.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2%。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成效显著,争取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资金229.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47.1亿元、新增政府专项债券892亿元。投放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86亿元。推进交通强区建设,综合交通投资工作连续三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公路水路投资规模排全国前三。南崇城际铁路和南丹至天峨、田林至西林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铁营业里程12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超800公里,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平南三桥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西江航运干线双线船闸全线贯通。钦州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防城港20万吨级散货码头投入使用。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7万吨、增长2倍,增速排全国千万级机场第一。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国能广投北海电厂、北海能源基地煤炭储运配送中心等项目建成,防城港红沙核电3号机组具备并网条件,白龙核电等项目顺利签约。加强水利建设,在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过正常蓄水位验收,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完工通水,驮英水库下闸蓄水,大藤峡灌区和龙云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9万套、背街小巷4085条,建成地下管网4813公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9万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32座、镇级污水处理设施723座。新建成5G基站2.4万座,5G用户数排西部第二。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设区市均达标“千兆城市”的省份。

(五)紧抓提振消费,加快推动服务业复苏。加强全国采购商广西行产销对接。扩大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销售。开展“33消费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直接带动销售额94.3亿元,间接带动云闪付平台广西60万商户实现交易额1239.7亿元。举办供销大集等活动,促进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销售过千亿元。快递包裹揽投量超42亿件。建设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104个、集聚区38个。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超1900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00家左右。推进“物流网”基础设施项目758个。玉林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新增黄姚古镇国家5A级景区、大新明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等项目加快推进,象鼻山景区全面免费开放。列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1个,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5个。

(六)紧抓改革开放,不断增添发展活力。着力稳定对外贸易,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603.6亿元。新增北海铁山港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柳州、贺州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加工贸易额分别增长60.8%、12.5%。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实现2817亿元、增长52.9%,边民互市贸易额居全国第一。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在边境和西部省份保持第一。扎实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北部湾港扩能优服,新增年设计吞吐能力3000万吨,港口基础设施投资连续两年超百亿元。海铁联运班列辐射范围扩大到17个省份60个市,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落地实施。成功举办第19届东博会、峰会,签约项目总投资额比上届增长37%。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占全区47.8%。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8.5万家。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重点改革任务完成98%,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超400家。统筹抓好各项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上线运行“智桂通”,829项服务实现“掌上办理”。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纳入国家科改示范企业9家、居全国第三。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进展。建设营商环境“智管云”平台,推动营商环境指标无感监测,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诉求解决渠道。建成广西工程建设领域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实现全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体化运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的涉企经营事项增至532项,30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可“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9%。

柳州新能源电池塑料托盘推荐厂家_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

(七)紧抓绿色转型,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行湾长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和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治理。推进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对水质不稳定河流开展精准治污。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丰富度居全国第三。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显著成效。强化生态建设,争创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新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完成“三区三线”划定。贯彻中央“双碳”战略部署,落实能耗双控优化政策。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61%,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约5.3亿吨。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绿色工厂67个,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31座,低碳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和证书数量全国第一。

(八)紧抓科教振兴,增强创新支撑能力。推进在研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97个,突破重大技术74项。新增自治区级瞪羚企业5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18个,转化科技成果1697项。新增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靶向肿瘤学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成立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五复合橡胶挤出机头”项目获中国专利金奖。广西大学取得天文观测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2家国家高新区入选2022年度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促进教育提质振兴,新认定自治区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39所,改扩建中小学校5328所(次)、公办幼儿园1205所(次),新增学位17.6万个。深入开展基础教育提升年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达到94%。下达学生资助资金78.51亿元,受助学生422.37万人次。深入落实“双减”工作,提供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到100%。南宁教育园区10所学校首期工程投入使用。启动新一轮63个广西一流学科项目建设,重点支持50个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发展,46个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加快建设,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九)紧抓民生实事,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加大企业稳岗扩岗补助力度,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推广以工代赈。玉林获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22%。开展技能广西行动,技能人才总量增长4.55%。开发公益性岗位28.47万个。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项目635个、新增床位1.5万张。推行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执行429个药品、17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价格平均降幅49.4%,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超70亿元。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次均住院费用比全国平均低14.7%。医保就医结算覆盖全部行政村,参保群众不出村就能报销门诊费用。全面推进医保移动支付应用,群众看病医保结算实现“线上付、免排队”。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各项社保待遇稳步提高,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健全。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6.13万套,改造棚户区1.08万套、边境农村老旧住房2572户。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28亿元。加快发展文体事业,推进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向群众免费开放。彩调剧《新刘三姐》获得文华大奖,与电影《秀美人生》一并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纪录片《苗寨八年》获得星光奖。六堡茶制作技艺、瑶族油茶习俗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获得各类国际国内体育大赛金牌70枚,创世界纪录1项,超亚洲纪录、全国纪录各1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八成左右,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兑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十)紧抓风险防范化解,维护大局和谐稳定。打赢多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派出医疗队支援外省疫情防控,落实“二十条”、“新十条”等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落实防控措施,努力实现“两个最大”目标。迅速响应、妥善处置“3·21”东航飞行事故、10轮强降雨、5次强台风、1次严重夏秋连旱和罕见山林大火等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强化自建房、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整治和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国家考核获得优秀等次。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积极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进入常态化,“亮剑”系列、“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成效明显,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提高到98.52%。

一年来,外事、侨务、海关、海事、煤监、地震、消防、人防边海防、反走私、供销、气象、水文、信访、档案、保密、科学研究、地方史志、新闻出版、参事文史、决策咨询、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宗教、公益慈善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展。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兵员征集质量稳步提升,民兵建设水平持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一年来,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纷、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自治区实施办法,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治区政府层面属中央规定的精简范围内文件减少20%。“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2项政府规章,提请自治区人大审议6项地方性法规议案。深入开展“提质效促落实强本领促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建设“12345”政府服务“总客服”,政府系统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中央巡视、国务院大督查、审计等反馈意见整改。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630件、政协委员提案483件全部按期办理并答复。

各位代表!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履职收官之年,回顾过去五年,广西发展走过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严重冲击,全力以赴战疫情、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迎来了多件盛事喜事,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解决了许多难事急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我们接续奋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尽锐出战攻克深度极度贫困堡垒,连续五年在国家扶贫成效考核中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79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持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总量突破2.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3.6%。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6.4%、3.9%,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3%、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均连续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台阶。城镇化率由50.6%提高到2021年的55.1%。

——五年来,我们锐意进取加快补短板锻长板。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居全国前列,形成6个1000亿元、3个500亿元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17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打造了10个千亿元级工业产业集群、4个千亿元园区、4个五百亿元园区、47个百亿元园区,建成国内产品型谱最齐全、应用领域最广的内燃机制造基地。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年均增长10%,规模超9300亿元。

——五年来,我们奋发图强打牢发展基础。首次进入全国区域创新第二梯队,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4.7%。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六,高铁营业里程西部第一、实现与21个省份直通“当日达”。北部湾港进入全国沿海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连续三年居首位,开启通航30万吨级巨轮的历史。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粤港澳大湾区全线通行3000吨级船舶。新建成民用机场、通用机场各2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以上区域全部覆盖“双千兆”网络,智慧广电工程实现行政村100%通广电光缆。电源装机比2017年增加43%,新能源装机增加3.1倍。

——五年来,我们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开放。获批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东盟信息港、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一批重大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经贸中心、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投入运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0.8%,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和“专精特新”强优企业300家,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4%。集装箱航线增至75条、与200多个港口通航。完成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国际友城19对,总数增至125对、居全国第四。在全国率先推行省级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桂惠贷”、工业特派员制度等12项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百色市促进乡村振兴、崇左凭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39项举措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主要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基本完成,零基预算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深入推进。国资国企、科技、文化、农村、应急管理等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力改善人民生活。年民生支出从3997亿元增至4654.7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3.6%和6.9%,城乡收入倍差由2.69缩小到2.3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所有设区市都有了高等院校。校园安防工作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实现“4个100%”。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全面消除,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建立覆盖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健康广西建设深入推进,人口政策不断优化。实现村村有卫生室、镇镇(乡)有卫生院、县县有二级公立医院、市市有三甲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妇幼健康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寿之乡”35个,数量居全国首位。基本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不断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1139.8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43.4万套,惠及125万群众。改造农村危房21.47万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特别是疫情以来的三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困难挑战接踵而至,我们一路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成绩来之极为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奋进和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驻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广西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从当前看,稳增长基础不够牢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工业稳产增效难度大,投资增长仍较乏力,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基层“三保”压力增大。从长远看,欠发达仍是最大区情,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综合实力较弱,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服务发展能力不够,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优质资源明显不足,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偏少。我们要咬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牢记发展是解决我区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狠抓产业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稳的基础上全力求进,以稳促进,以进保稳。要着力提高创新效能,深入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战略,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科技赋能,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动力活力,用改革解难题,以开放促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扩大高水平开放,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微观和宏观的关系,既实现当前的稳增长,又为今后发展打好根基、拓展空间、积蓄后劲。要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坚决守住守好祖国“南大门”。做好经济工作,推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我们必须坚守根本性的大原则、大道理,实事求是、把握规律、加强统筹、守正创新,从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2023年主要工作建议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加力稳增长、提质量,加力增动能、谋创新,加力抓统筹、促协调,加力惠民生、增福祉,加力防风险、保安全,加快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

根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减排降碳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力争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确定这些目标,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兼顾了需要与可能,符合我区发展实际,既积极又稳妥,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在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付出更艰苦努力。我们要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加力提速,确保实现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振兴。咬住工业补短板、锻长板不放松,坚持“培新、育强、扶创、保畅”,抓项目扩增量、增投资强后劲。

促进工业投资提质扩量。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400亿元以上支持工业发展,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抓好增产增效、补链强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等三类项目各500个。开工建设中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华谊三期一阶段等项目。加快建设华友锂电二期等项目。竣工弗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等“双百双新”项目。深入推进“千企技改”。继续实施重点园区“115”工程,开展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完善园区效益考核体系,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建设“十有”园区。

锻造工业竞争新优势。依托骨干龙头企业,设立制造业技术创新引导基金,支持南宁南南铝加工价值链提升工程、柳州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玉林玉柴规模倍增工程,加快开发新产品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沿海沿江优势,加快发展石化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和材料产业。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实壮大智能家电、现代造纸、高端绿色家居、糖业、柳州螺蛳粉、六堡茶等轻工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信创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加快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冶金、糖业等领域工业互联网发展。培育壮大数字广西、北投信创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加大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力度,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各60家以上。

培育壮大工业企业。以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全景图为引领,实施强龙头壮产业行动,培育龙头企业20家、链主企业30家、百亿元产值企业5家。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三个一”工程,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培育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总数突破万家。

保障工业稳畅运行。强化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优化工业特派员服务,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分析,靠前协调解决产业链堵点卡点等困难问题。抓好能源电力保供,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强“铁公水机”运输调度,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工业振兴是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打好、必须打赢的战略主动仗,我们要坚定信心、持续加力,闯出工业发展新天地!

(二)强化发展创新支撑,着力推进科教振兴。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直接用于科研攻关项目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科技“尖锋”行动,聚焦7大领域实施100项以上攻关项目,力争突破8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新增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

深化产教科融合发展。强化区内高校院所、职业院校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分类支持高水平学科发展,完善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配套设施。推进科研院所“一流强院强所”建设。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健全科技伦理制度。建设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技能广西行动”,启动整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试点。深化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打造“留学广西”品牌。支持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改示范行动扩面提质,着力打造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区内外联合研发、科技服务、创新联合体等平台20个以上,新增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15家、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2家,转化成果1000项以上。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钦州石化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东盟/RCEP国际知识产权总部基地。

增强人才引领力和驱动力。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生态,坚持“厚土培植”、“带土移植”。实施“广西人才小高地”、“院士工作站”等重大人才项目,支持人才向企业流动,打造一批人才团队示范平台、示范园区。支持企业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创新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力争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达120人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达50个以上。

(三)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继续聚焦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合理增加投资规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抓好重大项目统筹。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500个左右、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开工360个。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避免“钱等项目”。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进度,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强化项目全周期服务,优化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大力激活民间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把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提高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占比。

抢抓机遇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建成平南至武宣、上思至防城港等10条高速公路,开工G80广昆高速公路南宁至百色段改扩建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岑溪—大新公路横州至南宁段、北流至化州宝圩(广西段)等81个高速公路项目,通车总里程突破9000公里。加快推进龙门跨海大桥建设。建成通车贵阳至南宁高铁和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实现市市通高铁。争取开工黄桶至百色铁路,推进大塘至吴圩机场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建成北部湾港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9号10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力争建成防城港赤沙作业区20万吨级码头1号2号泊位,开工北海铁山港啄罗作业区4号泊位等项目。加快南宁吴圩机场、贵港机场建设和贺州机场、防城港机场前期工作。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开工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来宾下六甲灌区、桂林长塘水库等项目,加快龙云灌区等建设,建成大藤峡水利枢纽、西江干流治理工程。支持桂中治旱工程后续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投产国投钦州电厂三期1号机组、广投北海二期3号机组等电源项目,以及500千伏新江站等电网项目,开工广西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加快新基建投资。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运营好柳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积极打造中国—东盟北斗总部基地,推动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新建成5G基站2万座以上,5G网络覆盖80%以上行政村,支持广电5G融合发展。加强停车场、加氢站等建设,完善公路沿线汽车充换电网络,推进充电设施进小区进乡镇,新增充电桩1.5万个以上。

(四)大力提振服务业发展,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引导企业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激活居民消费。

促进服务业整体好转。落实落细住宿、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纾困扶持措施。抓实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突出发展面向制造业的港航物流、检验检测、研发设计、工业软件、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推进成品油零售终端监测系统应用,规范成品油销售市场秩序。支持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培育现代康养新模式。推进家政进社区,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

千方百计推动文旅产业回暖复苏。加快建设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强化政策支持,帮助旅游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旅游市场全面回暖。引导景区景点、体育场馆、文博场馆等改善设施和服务条件、结合实际延长开放时间。鼓励开发跨区域的文化和旅游年票、联票等。建设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旅游产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都市文化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有序开放跨境旅游市场,开展“千万老广游广西”等主题活动,提升“一键游广西”平台效能。

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加快打造“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强化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等项目,推动漓江景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推动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龙胜龙脊梯田、丹霞·八角寨等创国家5A级景区。支持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完善景区景点“硬设施”,切实提升“软服务”。布局建设一批高品位旅游休闲街区和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创建“世界美食之都”。

促进消费恢复和稳定增长。继续办好“33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深入实施汽车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升级打造智慧商圈、改造提升步行街,优化配置社区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健全农村商业体系。推进寄递体系、电商体系、冷链体系集聚融合发展,打造一点多能、一网通用的“统仓共配”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体系。开展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示范县创建。持续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建设,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协同发展。引导网络直播等规范发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群众消费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

(五)努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和致富渠道,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开展耕地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110万亩,改造提升100万亩,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4245万亩以上,开展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化肥、农药等农资稳价保供力度,让种粮不吃亏、能赚钱、有奔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排查农村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精准监测帮扶。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力争有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产业帮扶全覆盖、脱贫人口就业268万人以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加大脱贫地区扶持力度,实施重点帮扶县“组团式”帮扶,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推进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工作。深化拓展粤桂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稳定生猪生产,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现代渔业集聚区和渔港经济区,发展海水设施养殖和淡水集约化养殖,力争蔬菜产量4500万吨以上、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2%以上、水产品产量增长3%左右。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实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和千亿元茶产业行动。推进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启动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促进油茶产业、林下经济扩面提质增效和茧丝绸全产业链发展。探索开展秸秆集中收集处理利用试点。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程,加快建设名优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培优壮大“桂字号”农业品牌,促进“桂品出乡”提质扩容。盘活供销合作社系统资源,发挥农村基层经营服务网络平台作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继续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桂味”预制菜产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种业振兴。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70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农村公路6300公里、新增8000个以上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7%以上,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培育计划,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柳州新能源电池塑料托盘推荐厂家_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

(六)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自由便利地。

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推进“全区通办”、“全链通办”、“跨省通办”,探索跨部门跨层级综合监管。推广“智管云”平台,优化“智桂通”服务,推出更多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范围。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建立与税收贡献挂钩的产业支持政策和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绿色、普惠、科技、数字、跨境等“五个金融”,力争“桂惠贷”投放3000亿元以上,推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效。开展南宁和防城港数字人民币试点。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持续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等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力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质量强桂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科技、人才、文化、数据要素、行政执法等领域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纾困帮扶力度。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开展不公平对待和扰企问题专项整治,让民营企业在八桂大地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全面铺开枢纽和航道建设,统筹推进运河经济带、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培育集装箱航线,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强海关、铁路、港口等“一站式”服务,完善集疏运体系,开行集拼集运货运班列,扩大海铁联运规模和覆盖范围,力争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班列突破9000列。

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办好第20届东博会、峰会及系列活动,推动“四个全面升级”。落实中越两国联合声明精神和桂越加强经贸领域合作备忘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项目集聚区。突出制度型创新,实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确保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10万吨。推动中马“两国双园”向“两国多园”新模式发展。深化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扎实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中国—东盟标准研究合作中心、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广西海上应急救援基地、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加强与东盟的人文交流。

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做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推动设立南宁深邕特别合作区,加密“贵港—珠三角”集装箱航线,深化拓展桂港桂澳重点领域合作。强化与广东、云南等省份重要规划衔接、重要项目对接、重要政策协调。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争取在石化化工、绿色优质特色农业、临海产业等领域合作共建一批园区。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产业合作。

推动外贸扩规模优结构。深入实施“千企开拓”外贸强基础工程和加工贸易“快进优选”计划,培育壮大供应链服务企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快发展海外仓、边境保税仓。大力发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海运互市贸易进口试点和智慧口岸试点。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突出以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链招商,深入推进常态化“走出去”招商、驻点招商,创新开展“投资广西”系列招商活动,强化重点签约项目落地,力争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超过40%。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县(市、区)和产业园区利用外资“破零倍增”计划。

(七)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找准发展定位和工作切入点,着力构建“两轴一区一带”空间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强化各类建设项目与“三区三线”衔接。加强差别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调整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完成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推进相关专项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加强沿海沿江沿边协同发展。实施新一轮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向海发展,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提升做实珠江—西江经济带,积极推进粤桂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推进新时代守边固边兴边,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推动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口岸经济区等协同发展。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分类引导县城差异化发展,抓好县域优势主导产业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壮大北部湾城市群、促进玉林和崇左协调发展,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推进柳州、桂林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梧州、贵港、玉林、贺州区域中心城市,推进百色建设桂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来宾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试点、河池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贺州建设东融先行示范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推进公园城市试点、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打造一批精品背街小巷。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建设海绵城市。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燃气、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加快补齐边境城镇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八)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大气面源、移动源污染治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改善九洲江、南流江等重点江河流域水环境,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提高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全面落实湾长制,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开展互花米草综合治理,抓好红树林、珊瑚礁等保护修复。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推动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整合归并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推进“绿盾”行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评估,推进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开展碳达峰示范建设。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重大领域节能降碳。构建绿色低碳电力供应体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并网。推进红沙核电3号机组实现商运,推动防城港红沙核电三期和白龙核电一期项目。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强传统行业节能技改,创建绿色工厂20家、绿色园区3个。力争应建绿色矿山全部建成。加强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项目示范引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节约型机关创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

(九)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采取更多暖心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兜牢民生底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扩大对口帮扶,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实施中高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边境地区教育示范带建设。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巩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校园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水平。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不能再让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力争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强化对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稳定1400多万农民工务工规模。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展退役军人教培先行、岗位跟进的行业合作就业模式。做好城镇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保障。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推行柔性监管服务,支持小摊、小店活起来、火起来。

扎实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完善市场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健全自治区、市、县三级联保联供保障机制。加强重点民生商品常态化监测,做好价格调控。实行优粮优价和优粮优补收购政策,强化猪肉储备,优化粮油应急供应网点布局。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开展个人养老金试点,保障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加强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实施统收统支模式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筹。扩大门诊特殊慢性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拓展“村医通+服务”。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推进健康广西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大程度扩容和下沉,加强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和引进,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保障机制。深化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加大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力度。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建设3个国家级和4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国家(广西)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支持上思县建设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展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发展适合老年人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增加普惠托育供给。重视职业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探索构建主动健康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强化住房保障。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07万套、棚户区2230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以上。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差异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创建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支持打造文艺新品牌。办好第五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加快建设体育强区,加强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办好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筹措资金760亿元以上,实施社保、就业、健康、科教、安居、农补、生态、文体、巩固脱贫、交通等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认真落实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工作,完成全区单位清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继续做好社会福利、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等工作,依法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

(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平安广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中央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供给,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防护和救治工作,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切实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严格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编制和执行预算,全面启用“三保”资金专户,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强化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健全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和规范监管体系,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风险源头管控,持续推进自建房和城镇燃气安全隐患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敏感事故。加强应急指挥、物资保障、救援和风险监测预警等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加快推进应急广播全覆盖,抓紧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强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强派出所、司法所、监管场所等政法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安数字化改革。抓好常态化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具有边境特点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积极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做深做实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进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攻坚化解。

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统筹推进国防需求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边海防管控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强海上安全综合治理,有力推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推进智慧边海防和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谱写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

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积极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自治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重大,我们要努力建设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奋进新征程、开创新局面。

强化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于成效。

强化法治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完善政务公开方式。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

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整治工作中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问题。自觉运用改革思维、创新办法推动发展。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于利民惠企。

强化廉政建设。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自治区实施办法,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

强化效能建设。推进“提质效促落实”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智能化、集成化服务水平。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统筹规范督查考核,持续推进精文减会。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广西力量!

END

来源:广西日报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4-04-13 22:15:27 回复

    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敏感事故。加强应急指挥、物资保障、救援和风险监测预警等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加快推进应急广播全覆盖,抓紧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强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1
  • 访客 2024-04-13 20:21:34 回复

    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解决了许多难事急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五年来,我们接续奋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一年实现地

    2
  • 访客 2024-04-13 20:29:19 回复

    业物流运输日监测、重点企业“白名单”等制度,大力加强煤电油气运调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全面启动中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推进桐昆钦州绿色化工基地一期等“双百双新”项目483个,竣工华谊钦州基地二期、中伟新能源一期、玉林华友锂电一期等68个项目

    3